当前位置:主页 > 女性健康 >

渐进性重症肌无力的发病原因

  • 女性健康
  • 2025-01-14 08:49
  • 来源:www.dataiw.cn
  • 女性健康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可能发生在任何年龄段的疾病,尤其对于女性和男性在特定的年龄段,如女性20-30岁,男性50-60岁较为常见。女性的发病率大约是男性的1.5倍。初期症状包括眼皮下垂,最常影响的肌肉包括眼球运动肌肉、颜面肌肉、舌肌以及呼吸肌肉。这些影响可能会干扰人的日常生活习惯。那么,渐进性重症肌无力的发病原因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目录:

如何预防重症肌无力的发生

渐进性重症肌无力的发病原因

警惕重症肌无力早期信号

重症肌无力带来的危害

重症肌无力的康复训练方法有哪些

如何预防重症肌无力的发生?

保持积极的心态对重症肌无力的患者至关重要。情绪活动与人体生理变化紧密相连,心情舒畅、精神愉快有助于气机畅通、气血调和、脏腑功能协调。避免风寒、防感冒,进行适量活动以增加身体抵抗力,从而提高机体免疫力。合理的营养调配也是预防重症肌无力的关键,不挑食、粗细搭配适当。起居有规律,不熬夜,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

渐进性重症肌无力的发病原因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神经-肌肉接头处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病理学形态包括肌纤维、神经肌肉接头及胸腺三部分。肌纤维变化主要表现为肌纤维间和小血管周围的淋巴细胞浸润;神经肌肉接头处的主要改变是突触后膜皱褶消失、断裂等;约30%的重症肌无力患者合并胸腺瘤,40%-60%的患者伴有胸腺肥大。这些变化导致了神经肌肉接头的传递障碍,使得局部或全身横纹肌易于疲劳无力。

警惕重症肌无力早期信号

重症肌无力的早期症状包括起病急缓不一、多隐袭、骨骼肌异常、易于疲劳等。典型的症状表现为晨起时较好,下午或傍晚时加重。多数患者首先累及眼外肌,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出现复视,最后眼球固定。患者还可能出现吞咽困难、声音嘶哑等早期信号。专家指出,眼睑下垂是重症肌无力患者的常见症状,发生率高达70%。患者还可能出现延髓支配肌、颈肌、肩胛带肌、躯干肌及上下肢肌肉的无力症状。

这些症状都提醒我们,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重症肌无力:危害与康复训练方法

一、重症肌无力的危害

重症肌无力,这一病症带来的危害深远且多样。患者的四肢肌群易受累。下肢受累时,患者可能经历上楼腿软、上提下肢疲劳等体验,逐步发展为上下台阶或公共汽车困难,甚至骑车短途即因肌肉无力而跌倒。而上肢受累,则可能导致两臂上举不能,日常生活行为如梳头、刷牙、穿衣等都会感到困难。

全身骨骼肌肉均可因重症肌无力而受累,其中以眼外肌受累最为常见。患者的眼外肌受到严重影响,表现为眼睑下垂、眼皮抬不起来,一只眼大一只眼小,眼球转动不灵活甚至不能动,看东西出现双影等现象。患者的颈肌也会受到影响,出现颈项酸软、头重和竖直困难等症状,通过休息后症状会有所减轻。

二、重症肌无力的康复训练方法

面对重症肌无力,康复训练是关键。

1. 步行训练:在坐位平衡训练和站立训练达到一定程度后,患者可进行步行训练。这包括迈步训练以及上下台阶训练。在此过程中,需要保护好患者,避免摔倒。

2. 坐起训练:坐起训练不仅是早期康复训练的一部分,也能有效改善体位性低血压。训练步骤应循序渐进,从抬高头、扶助坐起、自助坐起、双腿下垂床边到坐位平衡训练,最终到站立训练。

3. 移乘训练:这一训练主要关注从床上到轮椅,以及从轮椅到床上的转移。移乘训练前需检查患者的心肺功能。坐轮椅时,要注意活动身体和除压。患侧上肢需放在胸前保护,患脚防止擦伤,并确保训练安全。

4. 主动运动:对于健肢,要慢尽可能带动患肢一起运动。患肢的主动运动则先从假象运动开始,然后做助力运动,最后做主动运动。运动幅度应逐渐增加,避免疼痛和损伤,也要避免过度疲劳导致肢体痉挛加重。鼓励患者尽量用健肢为患肢做被动运动。

吃药打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