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女性健康 >

哺乳妈妈的用药注意事项

  • 女性健康
  • 2025-01-11 12:49
  • 来源:www.dataiw.cn
  • 女性健康

从准妈妈蜕变为新妈妈后,女性在哺乳期间由于身体免疫力有所下降,因此更容易受到疾病的侵扰。许多妈妈在孕期到哺乳阶段都小心翼翼,不敢轻易使用药物。关于中药,坊间流传其毒性相对较低,因此不少妈妈在不适时会选择服用中药。究竟在哺乳期间能否用药?服用中药时又需要注意什么?下面我们来详细探讨一下。

目录

1. 哺乳期感冒用药的法则是什么?

2. 哺乳期中医用药指南详解

3. 哺乳妈妈的用药注意事项

4. 哺乳期妈妈如何正确用药?

5. 哺乳期吃药后多久能给宝宝喂奶?

1. 哺乳期感冒用药的法则是什么?

哺乳期妈妈感冒时,应尽量避免随意中断哺乳。除少数药物在哺乳期禁用外,大部分药物在乳汁中的分泌量很少超过妈妈用药量的1%~2%,这个剂量不会对宝宝造成损害。当妈妈需要服用药物时,不应中断哺乳。为了降低宝宝吸收的药量,可以在哺乳后马上服药,并尽量延迟下次哺乳时间,至少间隔4小时以上,以便更多的药物排出妈妈体外,使乳汁中的药物浓度达到最低。应避免滥用中药,某些中药如大黄、炒麦芽、薄荷等可能会进入乳汁,影响乳汁质量和宝宝的健康。

2. 哺乳期中医用药指南详解

哺乳期妈妈在选用中药时,应遵循一定的指南。孕期用药禁忌主要是避免活血破气、滑利攻下、芳香渗透、大热有毒等药物,如桃仁、红花、三棱、莪术等。一些中药如大黄、炒麦芽、薄荷等具有回奶作用,应避免使用。传统坐月子期间,产妇会进补一些中药以滋阴养血、活血化瘀,增强体质,促进子宫收缩和预防产褥感染,但应谨慎选择中药种类。

3. 哺乳妈妈的用药注意事项

哺乳妈妈用药需要特别慎重,因为药物可以通过血液循环进入乳汁中,再进入宝宝体内。在用药前应向医生说明自己正在哺乳。除了少数药物在哺乳期禁用外,大部分药物在乳汁中的排泄量很少,不会损害宝宝的身体。但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风险,妈妈仍应谨慎用药。在服用药物时,为了降低宝宝吸收的药量,可以在哺乳后马上服药,并尽量推迟下次哺乳时间,最好是间隔4个小时以上。避孕药中含有抑制泌乳素生成的药物成分,会使乳汁分泌量下降,并可能对宝宝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哺乳期妈妈应避免使用避孕药。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探讨哺乳妈妈的其他用药注意事项以及哺乳期吃药后多久能给宝宝喂奶的问题。哺乳期妈妈用药需谨慎:药物可能进入乳汁影响宝宝健康

许多哺乳期的妈妈可能都会遇到感冒发烧、腹泻、过敏等常见病症,但此时用药就需要特别谨慎了。因为药物成分可能会进入乳汁中,对新生儿或宝宝产生影响。以下是一些对新生儿和宝宝有较大影响的中药和西药成分,哺乳期的妈妈在使用前应慎重考虑,并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必要时应暂停哺乳。

例如抗生素类药物如红霉素、氯霉素等,如鲁米那、安定等,镇痛药如、可待因等,以及一些抗甲状腺药和抗肿瘤药都可能对婴儿产生影响。因此在使用这些药物时,一定要谨慎并遵循医生的建议。

那么,如何确保哺乳期用药安全呢?专家给出了以下五个建议:选择疗效好且半衰期短的药物;使用最小的有效剂量;哺乳后立即用药,并适当延迟下次哺乳时间;避免使用禁用药物;如需使用慎用药物,应在临床医师指导下用药,并密切观察宝宝的反应。如果必须用药但对婴儿的安全性未能证实,应暂停哺乳或选用人工喂养。涂抹药物时也应遵循一定规范。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药物的半衰期。药物的半衰期是指药物在血浆中最高浓度降低一半所需的时间。每种药物都有其特定的半衰期,通常会在药品说明书中注明。根据药物在体内清除的理论,经过大约五个半衰期的时间,药物就能从体内完全清除,此时就可以恢复哺乳。例如,如果药物的半衰期是6小时,那么大约需要30小时后药物才能从身体里清除完全,此时可以恢复哺乳。但需要注意的是,不同药物的使用和清除可能会有所不同,因此在使用任何药物前都应详细阅读药品说明,并遵循医生的建议。特别是对于涂抹类药物,使用时也需要注意使用方法和使用时间,以避免对婴儿产生不良影响。

吃药打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