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发性遗尿,这一病症常常伴随着下尿路梗阻、膀胱炎、神经源性膀胱等疾病的出现。患有此类病症的孩子们,除了夜间尿床这一明显症状外,白天也常有尿频、尿急或排尿困难等困扰。接下来,让我们一同深入了解遗尿症的各个方面。
目录
什么是遗尿症? 遗尿症的病因 遗尿症的治疗 小儿遗尿的七大危害
一、什么是遗尿症?
长期夜晚睡梦中尿床,醒来后才知晓,我们称之为遗尿。有的孩子病情轻微,大约每3-5天出现一次;而有的孩子病情较重,一夜之中可能会出现两次甚至更多次的尿床现象。遗尿的孩子往往表现出呼叫难醒、在他人帮助下起床仍感意识模糊等症状。他们常常尿液不多,夜间排尿频繁且难以控制。在日间,他们可能会表现出尿急、憋不住尿等症状。对于这样的孩子,家长需要定时叫醒他们排尿,否则他们可能会在无意识中排尿,并在醒来后毫无察觉。这些孩子往往多动、注意力不集中,性格内向、自卑、不爱说话,学习成绩也可能因此受到影响。尿床背后的原因可能与排尿中枢神经、肾、大脑内分泌、膀胱、脾胃等脏腑功能的不协调有关,甚至可能与遗传有关。
二、遗尿症的病因
原发性遗尿的病因有多种可能。大脑皮层的发育延迟可能使得孩子在睡眠后无法抑制脊髓排尿中枢,导致逼尿肌出现无抑制性收缩,从而将尿液排出。睡眠过深也可能导致孩子在膀胱膨胀时无法立即醒来。心理因素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如孩子可能因得不到父母的关爱或照顾而产生焦虑、孤独等情绪。遗传因素也不容忽视,如果孩子的父母或兄弟姐妹中有较高的遗尿症发病率,那么孩子患病的风险也会相应增加。
三、遗尿症的治疗
对于遗尿症的治疗,首先需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避免过度劳累。需要掌握孩子的尿床时间和规律,夜间可用闹钟唤醒孩子起床排尿。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家长需要树立信心,逐渐纠正孩子的害羞、焦虑等情绪,多劝慰鼓励,少斥责惩罚,以减轻孩子的心理负担。还可以尝试一些行为疗法,如排尿中断训练、忍尿训练以及定时训练等。在必要时,家长还可以考虑药物治疗或物理疗法如闹钟定时促醒、针灸、按摩等。
了解遗尿症的病因和治疗方法后,我们还需要关注小儿遗尿可能带来的七大危害。这包括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自尊心、社交能力等方面的问题。对于家长来说,及时发现并治疗孩子的遗尿问题至关重要。小儿遗尿症的七大潜在危害,需要家长警惕
您是否知道小儿遗尿症可能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七大潜在危害?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下这些危害的具体表现。
在胃肠系统上,孩子可能出现挑食、厌食的情况,导致面黄肌瘦或虚胖、乏力。他们可能容易饭前腹痛或受凉腹痛,甚至对食物产生过敏反应。大便溏稀或干燥的状况直接影响孩子的营养吸收。
大脑神经系统方面,睡眠昏沉、难以叫醒是遗尿病的突出表现特点。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等症状直接影响了大脑神经系统的功能及其发育。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尿床孩子的智商比正常儿童低17%-23%,令人担忧。
第三,免疫系统方面,孩子容易感冒发烧,更容易患上各种传染病,直接危害身体健康。
第四,在皮肤关节方面,孩子可能出现皮肤干燥、过敏、皮肤病等状况。盗汗、自汗、手脚易出汗等问题也可能出现。腰疼、腿软无力等症状也可能会影响孩子的活动能力。
第五,在心理方面,遗尿症可能导致孩子产生羞愧、自卑等负面情绪。长期如此,可能会引起人格变态,表现为性格内向、孤僻、不合群等。
第六,发育状况方面,隐睾、隐裂、疝气等问题可能会对孩子的生长发育造成严重影响。错过治疗时机可能会留下终身遗憾,甚至影响后代。据日本厚生省儿童治疗中心观察,尿床儿童的身高比正常儿童低2-5cm。
在生殖功能上,孩子可能会出现少精、早泄、阳痿等问题。如果是女孩子,则可能会出现月经不调、闭经、排卵障碍等问题。这些都会直接影响孩子的生育能力。
家长需要警惕小儿遗尿症可能带来的七大潜在危害。及时发现并治疗小儿遗尿症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