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老年贫血问题,我们必须认识到并非所有贫血都是缺铁所致。在食补方面,应优先选择含铁量高且吸收利用好的食物,如动物肝、血、瘦肉等,这些食物中的铁为血红素铁,吸收率高。也要注意摄入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水果,尤其是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可替代维生素C药物并补充其他营养物质。针对缺铁性贫血的改善,食补是首选,但不良饮食习惯如偏食或素食主义可能导致营养不良,需及时纠正。
目录部分给出了关于老人缺铁性贫血的多个方面,包括改善方法、注意事项、食补建议等。其中,改善老人缺铁性贫血部分强调了食补的重要性,并指出动物性食物中的铁吸收率高。在老年人缺铁性贫血的注意事项部分,强调了补充铁离子的重要性,并给出了适合老年人的食物建议。而在老人缺铁性贫血吃什么比较好的部分,则详细列出了含铁量高的食物以及搭配建议。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蛋类和牛奶是动物性食物,但它们却含有影响铁吸收的化合物。蛋黄中的铁与高蛋白结合,吸收率仅为3%,甚至比大豆和一些绿叶蔬菜还要低。牛奶本身含铁量就很低,每100克仅有约0.15毫克的铁,再加上乳铁蛋白的作用,真正被人体利用的铁就更少了。那些只喝牛奶、吃鸡蛋而不吃肉类和绿叶蔬菜的老人,很可能无法改善缺铁性贫血的状况。
对于贫血的老人来说,膳食中还需要特别注意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维生素C与铁形成复合物,能让铁在肠道更易溶解,从而提高铁的吸收率。实验证明,在食物中加入不同剂量的维生素C,铁的吸收率会随之增加。用铁锅烹调食物对预防贫血也有益处。叶酸和维生素B12也是造血的重要物质,存在于新鲜的绿色蔬菜、水果、瓜类、豆类及肉食中。需要注意的是,牛奶以及一些中和胃酸的药物会阻碍铁的吸收,因此最好不要和含铁的食物一起食用。
那么,老年人缺铁性贫血不能吃什么呢?老年朋友的抵抗力较低,新陈代谢水平也较低,所以一定要注意自身饮食。切记不要吸烟喝酒,这会让病情更加严重。餐后不宜饮用浓茶,因为茶中的鞣酸会与铁结合生成沉淀,影响铁的吸收。建议老年人吃一些含铁质较高的食物,如黑木耳、紫菜、发菜、荠菜、黑芝麻等。
为什么会造成缺铁性贫血呢?可能是因为铁的需要量增加而摄入不足。比如饮食不合理、生长发育期的婴幼儿、儿童、月经过多、妊娠期或哺乳期的妇女等都需要更多的铁。可能是因为铁的吸收不良。食物中的铁主要在十二指肠及空肠上部被吸收。真正因铁的吸收障碍而发生缺铁性贫血的情况比较少见。一般见于胃切除后食物直接进入空肠的情况,以及长期严重腹泻、慢性肠炎等。第三,可能是慢性失血等于失铁,这是缺铁性贫血最多见、最重要的原因。在成年男性及绝经期妇女中,这种情况多见于慢性消化道出血;在老年患者中要警惕消化道肿瘤的可能性;多次急性大失血以及月经量过多的女性也容易出现缺铁性贫血。长期应用影响铁吸收的饮食如牛奶、茶叶、咖啡和钙剂也可能导致缺铁性贫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