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心脏出现问题时,情况往往十分严峻。一旦发现心脏出现异常,应立即寻求医疗帮助。由于我们对心脏病的一些认识还存在误区,即使心脏出现问题,也可能无法立即引起我们的重视。例如,慢性心包炎就是一种容易忽视的疾病。那么,慢性心包炎的症状是什么呢?让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
目录:
1. 慢性心包炎的检查项目
2. 慢性心包炎的症状解析
3. 慢性心包炎可能引发的疾病
4. 慢性心包炎的诊断与鉴别
5. 慢性心包炎的中医治疗
一、慢性心包炎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实验室检查结果无特征性改变,可能伴有轻度贫血。心电图检查可能出现QRS波低电压、T波平坦或倒置。X线检查是诊断慢性心包炎的重要方法,心包钙化是曾患过急性心包炎的最可靠的X线征象。磁共振显像、增强CT和心导管检查等也能为诊断提供帮助。
二、慢性心包炎的症状是什么?
慢性心包炎的症状包括劳累后呼吸困难、乏力、胃纳减退、眩晕、衰弱、心悸、咳嗽、上腹疼痛、浮肿等。这些症状的出现与心脏活动受限制和心排血量减少有关。部分患者在胸骨左缘第三至四肋间可听到一个特殊的舒张早期额外音,这与心脏受压和心包积液有关。
三、慢性心包炎会引发什么疾病?
慢性心包炎可能引发低心排、膈神经损伤、冠状动脉损伤和心肌破裂等疾病。在手术过程中,应特别注意防止这些并发症的发生,如限制液体输入、保护膈神经、避免损伤冠状动脉等。
四、慢性心包炎的诊断与鉴别
慢性心包炎的诊断主要根据病史、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资料。鉴别诊断主要与其他表现相似的疾病进行,如限制型原发性心肌病等。
限制性心肌病起病缓慢,早期可能出现发热症状。随着病情发展,患者会感到乏力、头晕并逐渐出现气急。左心室为主要病变区域的患者可能表现出左心衰竭和肺动脉高压的症状,如气急、咳嗽、咯血等,肺部还可以听到罗音,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也可能亢进。如果病变主要集中在右心室,则可能出现左心室回血受阻的症状,如颈静脉怒张、肝大、下肢水肿、腹水和心脏搏动的减弱。心脏浊音界轻度增大,心音轻,心率快,还可能出现舒张期奔马律及心律失常,心包积液和内脏栓塞的情况也并不少见。
对于心包炎的治疗,外科手段常能取得良好效果,但心肌病的预后则不太理想。在诊断过程中,对于那些难以区分的病例,应进行血流动力学和影像学(如CT或MRI)检查,必要时可进行心内膜活检。如果影像学显示心包增厚并且符合限制性心肌病的血流动力学特征,应考虑开胸探查。如果心内膜活检显示心内膜心肌病变,则无需开胸探查。还需要与其他引起心衰的心脏疾病进行鉴别。
另一方面,针对慢性心包炎的中医治疗提供了两种常见情况的解析和治疗方法。
对于外邪犯肺的情况,治疗方法是清热宣肺、化瘀活血。使用的药材包括银翘散加减的二花、连翘等。其中二花、连翘等能清解透邪、清热解毒;其他药材如竹叶、荆芥等则负责开皮毛而透邪,并清上焦之热。整个方剂共同实现了清热宣肺、化瘀活血的效果。
对于痰热互结的情况,治疗方法是清热化痰、宽胸散结。采用小陷胸汤合导痰汤加减的方式用药。其中瓜蒌、胆南星能清热化痰、散胸膈之痞;黄连、黄芩则清热降火、除心下之痞。整个方剂通过一系列药材的协同作用,达到清热化痰、宽胸散结的目的。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还可以对方剂进行加减调整,以适应个体化的治疗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