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体检中,毛毛这个年仅十岁的孩子被诊断出血糖过高,这一消息让整个家庭陷入了震惊。他们带着毛毛来到了省儿童医院进行深入的检查,结果令人意外——这个一直体重偏轻、身高偏矮、生长发育落后的孩子竟然被诊断为2型糖尿病。糖尿病,这种通常被认为是肥胖儿童才会患的疾病,为何会找上如此瘦弱的毛毛呢?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这个故事。
目录:
一、糖尿病详细解析
流行病学角度揭示,糖尿病已成为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之一。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老龄化的趋势,糖尿病的患病率逐年上升。糖尿病的分类也随着对病因及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而不断更新。毛毛的案例,再次引发了人们对于糖尿病的关注。
二、出生体重低于克易患型糖尿病
毛毛的故事为我们揭示了出生体重与型糖尿病之间的关联。通俗地说,胎儿在母体内为了满足自身能量需求,会拼命摄取营养,并设置符合当时营养情况的代谢水平。出生后,若营养状况发生变化,但体内原本的代谢“程序”未相应调整,可能导致糖代谢异常。宫内营养不足等因素可能导致胰岛发育不全,增加孩子出生后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研究还发现,足月出生的孩子,若体重低于5斤,患2型糖尿病的几率更大。毛毛就是典型的例子。尽管他的胰岛发育不良且有胰岛素抵抗的先天因素,但他仍有可能通过合理减肥、控制体重来恢复健康。相比肥胖导致的糖尿病,由于先天因素导致的糖尿病纠正为正常的几率较小。那么,出生体重过高是否意味着好事呢?王博士的研究发现,体重过高的孩子出现胰岛素抵抗的几率是正常孩子的1.5倍,其未来的糖尿病风险仍需进一步观察。
三、糖尿病的征兆
了解糖尿病的征兆是预防和治疗糖尿病的关键。包括多饮、多尿、口渴、乏力等在内的糖尿病征兆,都是身体发出的警示信号。掌握这些征兆,有助于及时发现糖尿病,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四、糖尿病人能否吃蜂蜜
蜂蜜作为传统的天然食品,其是否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一直备受关注。最新的研究表明,蜂蜜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因人而异。适量食用蜂蜜,结合健康的生活方式,可能对糖尿病患者有益。
五、冬季糖尿病要做到四防两保
关于低体重和巨大儿的养育问题,王秀敏博士指出,足月出生的婴儿如果体重过低或过高并不算是最佳的健康状况。对于体重过低的婴儿,家长们往往急于催肥,但这并不利于孩子的长远健康。被催肥的婴儿,尤其是那些体重迅速增长的孩子,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会比单纯体重过低的婴儿更高。对于巨大儿来说,如果继续追求过度增长,其患糖尿病的风险也会相应增加。家长只需确保孩子获得足够的营养,保持正常的生长发育指标即可。虽然胖宝宝看起来可爱,但并非健康之兆。
那么,如何发现糖尿病的征兆呢?当身体出现以下症状时,应提高警惕:多尿、口渴、体重略减轻、虚弱和饥饿感、持续疲劳感、喜怒无常、视物模糊、伤口愈合慢、脚发麻以及更容易发生尿路和酵母菌感染等。美国哈佛医学院医学副教授阿龙·赛普拉斯提醒,不及时控制糖尿病的时间越长,出现严重并发症的风险就越高。如果您出现了这些症状,应及时到医院检查相关指标。
至于糖尿病患者能否食用蜂蜜,专家表示,在血糖稳定的情况下,糖尿病患者可以适量食用蜂蜜。蜂蜜虽然含有糖类成分,但同时也具有降血糖作用,可用于糖尿病的防治。如果血糖不稳定,就不宜食用蜂蜜,因为它可能导致血糖波动。在使用蜂蜜时,还应减少其他淀粉类食品的摄入量。需要强调的是,在病情不稳定的情况下,最好避免食用蜂蜜或在医生和中医的指导下使用。
冬季是糖尿病易发期,我们需要做到四防两保。首先是要防止清晨发生心肌梗死。糖尿病容易引发心肌缺血,因此早晨起床时应当格外小心。建议早醒后不要马上起床,稍微赖床一会儿,让身体逐渐适应温度的变化并加快血液流动。同时要注意稳定情绪后再起床活动。还需注意其他三防和一保的健康措施。保护好自己的身体,健康第一!冬季健康防护:糖尿病患者的四大防线与两大保障
一旦胸部出现闷痛,千万不可慌张乱动。静卧并立即呼叫救护车是首要之举。据调查数据显示,接近70%~80%的心肌梗死患者死于到达医院前的家庭或途中。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冬季的健康防护尤为重要。
首要防护的是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是诱发脑血管病的重要因素之一。冬季的寒冷刺激会导致血管痉挛,更易诱发脑血管病。为避免诱发此类疾病,应避免低头弯腰做激烈活动,控制恼怒情绪,夜餐不宜过饱。当低压超过90mmHg时,应及早降压。烟酒是重要诱因,因此应当限酒,特别在晚上过量饮酒,诱发脑血管病的危险性会倍增。经常刺激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位,也有明显的预防效应。
其次是防范感冒。糖尿病患者的抵抗力较低,更易感冒,而感冒是血糖波动的重要原因。为预防感冒,室内应经常通风,更换新鲜空气,可以熏醋杀毒。还可以尝试用大白菜根煮水泡菊花当茶饮,常服维C银翘片或羚羊感冒片,也有预防作用。
还要预防骨关节病。糖尿病的代谢紊乱及其血管神经的并发症可能导致骨与关节的病变,主要表现为骨质疏松和明显缺钙。患者既要防止摔跌导致的骨折,又要补充钙质。推荐食补,比如牛奶、豆浆、虾皮、紫菜、骨头汤等,既便宜又好吸收。
接下来是两大保障:
一要保暖。根据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被,但避免过度捂汗,以降低抵抗力。食物保暖很实用,比如适量食用羊肉、狗肉、鸡肉、白扁豆、海参、虾等。粥类保暖效果更佳,如山药粥、韭菜子粥、木耳粥等。
二要保健。冬季是进补的好时机,容易吸收且很少有副作用。可服用杞菊地黄胶囊等补品。按1:2:3的比例共研细末的冬虫夏草、西洋参、生薏米,装入胶囊,每日服用三克,一冬季可见效。枸杞子、山药、茯苓、蘑菇、木耳、苦瓜等食材经常煮食,具有食疗效果。
糖尿病患者冬季需特别关注身体健康,做好以上防护措施,确保平安过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