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繁忙的医疗工作中,我常常遇到家长们因孩子接种疫苗后的短暂不适而忧心忡忡。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桌面,映照进房间时,一位满面焦虑的年轻妈妈带着她两岁半的小宝贝急匆匆走进门诊。
妈妈急切地询问:“医生,我们家宝宝昨天刚接种了脊髓灰质炎疫苗,今天就出现发烧和腹泻的情况,这该怎么办?能否用药?”面对妈妈的焦虑和不安,我安抚道:“请别急,让我先了解一下宝宝的情况。”我仔细检查了宝宝的体温和腹部,发现宝宝的体温略高,腹部有些轻微肿胀。
我轻声解释道:“这是疫苗的正常反应。注射脊髓灰质炎疫苗后,部分宝宝可能会出现轻微的发热、腹泻或皮疹等症状,这是身体对疫苗的正常反应,通常会在几天内自行缓解。”妈妈急切地问:“那我们可以吃药吗?”
我进一步解释道:“脊髓灰质炎疫苗是一种减毒活疫苗,通过肌肉注射进入体内,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从而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由于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出现的不良反应也会有所差异。注射疫苗后的24小时内不建议服用药物,以免影响疫苗效果和观察不良反应。但24小时后,疫苗已初步发挥作用,药物对疫苗的影响较小,此时可以适量服用药物。如果宝宝症状不严重,建议暂时不要随意用药。”
我指导妈妈:“要确保宝宝水分充足,防止脱水。可以给宝宝食用新鲜、天然的水果和蔬菜。使用温水轻轻擦拭宝宝的身体,帮助降温。如果腹泻严重,可以适量补充益生菌或口服补液盐。”
过了几天,我通过电话随访了解到宝宝的症状逐渐缓解。妈妈感激地说:“医生,真是太感谢你了!你不仅详细解释了情况,还教会了我们如何处理。”
作为医生,我深知预防疾病的重要性。而接种疫苗是预防疾病的关键措施之一。在疫苗接种后,我们需要了解可能出现的反应,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宝宝的健康和安全。每个宝宝都是家庭的希望和未来,我们有责任为他们提供最好的医疗服务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