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炎,特别是在哺乳期,是许多女性所面临的常见挑战。面对这一疾病,了解如何治疗与护理显得尤为重要。今天,我们将深入探讨慢性乳腺炎的方方面面,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这一健康难题。
慢性乳腺炎主要发生在产褥期,此时女性的身体正在经历荷尔蒙的剧烈变化,刺激乳汁分泌。哺乳过程中,细菌可能会趁虚而入,引发乳腺炎。针对这一情况,有效的消炎治疗至关重要。哺乳期妇女在用药时需格外小心,以免药物对婴儿造成伤害。
若慢性乳腺炎症状长时间无法缓解,患者可能会面临更严重的病情。除了乳房疼痛、肿胀等明显症状外,还可能出现皮肤红肿、乳头溢液或乳房脓肿。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提供专业意见和治疗方案。但患者需注意的是,哺乳期妇女不应停止哺乳,以免加重疾病。
慢性乳腺炎的发生与乳腺导管内乳液的淤积密切相关。在患病阶段,患者需注意将多余的乳汁排出体外。可以通过让宝宝继续吸吮或使用吸奶器等工具将奶水吸出。如果乳腺组织内出现脓肿,可能需要手术切开引流,以释放脓液,减少对乳腺的压迫伤害。
接下来,我们详细了解一下慢性乳腺炎的治疗方案。
早期阶段的慢性乳腺炎主要表现为乳汁淤积、热毒内盛。治疗原则为解毒清热、通乳消肿。内服药方面,可以选择瓜蒌牛蒡汤加减等中药汤剂。我科研的散结丹也显示出明显的治疗效果。外敷药如金黄膏、玉露膏或芒硝溶液也是不错的选择。初期治疗时,保持乳汁排出顺畅至关重要。
一旦进入成脓期,治疗原则为回乳和充分排脓。清热解毒、排毒透脓是核心。若已形成脓肿,应切开引流。对于由哺乳期急性乳腺炎转移引起的脓肿,回乳治疗是必要手段。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还需注意以下几点:非哺乳期乳腺炎处理较为困难,多为浆细胞性乳腺炎,易反复发作,需要患者和医生都有耐心;避免频繁更换医生,选择固定医生负责诊疗;对于长期乳房炎症,局部治疗尤为重要,但也需关注全身表现,如发热等,可能需要进行脓液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中药在治疗慢性乳腺炎中扮演重要角色;局部治疗包括外敷消炎药物、理疗、穿刺引流或切开引流等;形成脓肿后应充分引流,待乳房内部逐渐好转后再让皮肤切口愈合;对于无法完全消退的病灶,可以考虑手术切除。
针对慢性乳腺炎的注意事项,患者需养成定时哺乳的好习惯,避免乳汁淤积或乳头破损加重炎症。注意乳房的清洁卫生,尤其是乳头。饮食以清淡为主,避免冷辣、肉腥腻等食物。多吃营养丰富、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绿豆汤、海带汤、新鲜蔬菜等。
慢性乳腺炎需综合治疗与护理相结合,患者需充分了解自己的病情并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才能更好地战胜这一健康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