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办公室里的大姐议论儿女,20岁左右的男孩子差不多全是这样一副德行:周末回家来扫荡妈妈做的莱,留下一堆臭鞋子臭袜子让妈妈感受“儿子的气息”。
一位大姐的独生子混得不好,年届30还在外面打零工,两任女朋友都嫁了别人,他也不着急,每天在游戏大战中耗去十几个小时。这个所谓的“恋家男孩”仿佛是为打游戏而生,上中学时爹娘花3万块钱送他去国外修学游,他选择在大英博物馆和卢浮宫的休息区席地而坐,打掌上游戏,废寝忘食;上大学时,30门课程重修12门,只因旷课打游戏失去考试资格,另一位同事大姐,早早为24岁的儿子娶妻,企图让小毛头拴住这玩心未泯的当爹的心,结果如何?儿子被魔兽世界和cs勾去的魂远未归来,他根本不想抱小孩,也不想伺候老婆坐月子,只要小毛头当“夜啼郎”,他就焦躁得不行,因为打游戏需要全神贯注,一分神换尿片就不能通关了烦躁起来,这个24岁的大男孩将自家儿子头朝下倒拎起来,作势要揍他,吓得一边的婆媳俩慌忙抢夺脸已憋紫的婴儿,再也不敢让这位“游戏神仙”染指可怜的孩子。
男人30岁才由青转红,稍稍有了成熟气息,而相应的过程,女人20岁就基本完成了。20岁的住校女生,已经用做家教的钱来筹集旅费,去超市仔细研究折扣海报,知道黄金周是打零工做促销的好机会而不是旅游的好机会,知道给男朋友买长裤的时候也替老爸买一条——亏她记得老爸的腰围,也记得老爸每天要服用的药。
这个时代出了怪事,女人越快熟似乎男人越慢熟,尤其在20—30岁这个年龄段,同龄男女心理发育的同步性似乎越来越成为一个问题究其原因,很简单,如今九成家庭都由母亲担当教养职责,母亲对男孩的教养往往是“放纵型”,家里易于形成“严父慈母”的模式;而在女孩生长的环境中,这一模式成了“严母慈父”,母亲怕女儿吃亏受挫,在女孩的青春期往往倾向于“严防死守”,这就教出了一批“有纪律、有能力、懂感恩”的女孩子。人都是贱的,棒头上出快熟女、乖乖女、孝顺女,筷头上出慢熟男、无能男、幼稚男。
当快熟女遇上慢熟男,会发生什么悲喜剧呢?如今年轻人谈恋爱,七成以上的分手建议是女方提出来的,理由是再也受不了他的不长大,受不了他的没责任,受不了他的无能和超级恋母。如果快熟女缺乏容忍,缺乏当校长当教师手把手教男人成熟起来的耐心,那么这世间的剩男剩女肯定越来越多:剩女买房买车,孤单地住着,在大雪夜回忆她的初恋:剩男40多岁了被妻子绝望地抛弃,拎着皮箱回去与老父老母同住,继续由亲爱的妈妈打理他的饮食起居。
别以为我是危言耸听,在香港,在东京,在罗马,以这种状态度过中年的生活模式正在被快熟女和慢熟男们实践着。婚恋市场不同情弱者,也不同情不能妥协的人。
(责任编辑:蒋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