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台湾沿海出现了毒性强烈的僧帽水母,引起了广泛关注。这些水母,又被称为“葡萄牙战舰”,给北部海域带来了不小的威胁。一旦接触,人们可能会患上“水母性皮肤炎”,甚至有可能危及生命。美容皮肤科诊所院长徐常捷对此发出了警告。
僧帽水母的触手带有剧毒的刺丝包,一旦与人体接触,可能会引发恶吐、胃痛、呼吸困难等严重全身性症状。对于处理被水母螫伤的情况,徐常捷强调,一些常见的处理方法如泼洒尿液、氨水、清水等是不恰当的,因为这些液体可能会加剧毒性的释放。
当被水母螫伤时,正确的第一处理要务是使用急救设备的镊子,迅速而轻巧地将肉眼可见的刺丝包夹掉。接下来,应该用40-45摄氏度的温热水冲洗或浸泡伤口,利用高温使毒素蛋白质变性,减少毒素。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整条触须都在皮肤上,患者绝对不能自行拨掉,以免造成手部中毒。而且,不要搓揉或用毛巾弄掉患部,以免释放更多的毒素。
除了被整条水母触须拍到,有时人们戏水时也可能触碰到被海浪打断的游离触手,因此海边游玩时应该随时注意周围情况。徐常捷提醒道。
被水母螫伤引发的皮肤炎症状包括条状红疹、丘疹,伤口红痒发痛,情况比一般接触性皮肤炎严重。症状的严重程度与个人反应、水母种类、接触面积大小有关。除了皮肤症状,还可能伴随恶吐、胃痛、肌肉酸痛、肌肉无力、呼吸困难等全身性症状,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对此,我们呼吁广大市民提高警惕,切勿轻易接触僧帽水母。如果不幸被螫伤,应立即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处理,并尽快就医。我们也提醒大家不要轻信一些没有科学依据的处理方法,以免加重伤势。
关于健康医疗的更多信息,请关注【健康医疗网】。由网友『动我媳妇者死』投递本站,如有侵权,请与站长联系处理。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读者可自行研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