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生活常识 >

是否继续坚持食盐加碘政策?全国地方病防治专家回应

  • 生活常识
  • 2025-04-20 10:58
  • 来源:www.dataiw.cn
  • 生活常识

人民网北京消息,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举行了一场关于党的十八大以来地方病防控工作进展成效的新闻发布会。全国地方病防治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孙殿军就食盐加碘政策发表了重要观点。

孙殿军表示,我国必须坚持普遍食盐加碘防治碘缺乏病策略。他指出,我国是一个普遍面临碘缺乏问题的国家,碘缺乏不仅可能导致甲状腺肿大等明显病症,还可能造成智力的不可逆的隐匿性损伤。自1994年起,我国实施了全民普遍食盐加碘的策略,取得了持续消除碘缺乏病的显著成就。特别是近十年来,碘缺乏病病情一直处于持续消除状态,未见新发的克汀病病例。

我国针对不同人群和不同地区的碘营养水平,对食盐中的碘浓度进行了精细调整。过去所有省份的食盐只有一个浓度,现在则根据不同地区的居民碘盐营养水平,分为20、25、30毫克每公斤三个浓度。这一调整使得补碘措施更加精准科学。

孙殿军特别强调,对于儿童、孕妇这些特殊人群,以及碘缺乏病重病区或困难地区的人群,我国给予了特别关注。近十年来,我国为这些地区投入了巨额资金,用于重点人群应急补碘措施。例如,西藏和新疆等地自筹经费,为当地百姓提供免费碘盐或价格补贴,育龄期妇女则给予投服碘油丸。

孙殿军指出,尽管沿海地区碘盐的摄入相对充足,但仍需继续食用碘盐。因为只有在推广碘盐措施的情况下,沿海地区的儿童碘盐水平才处于适宜状态。他还强调,不同地区和不同人群的膳食情况、生活方式等都需要考虑在内,以实现精准补碘。对于甲状腺疾病患者等特殊人群,更需要落实差异化补碘措施。

孙殿军的表态凸显了我国在地方病防控工作中的精细化管理和科学补碘的理念。我国已经制定了针对不同地区和人群的碘缺乏和碘适宜标准,下一步将推动这些标准的落实,以真正实现精准补碘、科学补碘的目标。

吃药打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