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腹泻是婴儿期常见的健康问题。由于婴儿消化道功能尚未完全发育,免疫功能及消化酶的分泌尚不成熟,加上消化酸碱度不平衡,使得病菌容易在消化道内滋生,从而引发腹泻。
小儿腹泻若长期无法康复,其危害不容忽视。长时间的腹泻不仅可能引起身体不适,还可能导致营养不良或其他营养性疾病,如缺钙、低蛋白血症、微量元素缺乏等,严重影响婴幼儿的生长发育。
面对孩子腹泻,家长应该如何应对呢?关于用药,家长需谨记:切勿滥用抗生素!
婴幼儿腹泻的原因多样,可能是病毒感染、饮食不耐受或细菌感染等。在腹泻期间,家长需要密切观察孩子的病情,并通过检查确定腹泻原因,再决定是否使用抗生素。如果腹泻时间较长,应适当补充维他命B和益生菌,帮助恢复肠道菌群的平衡。
在饮食方面,孩子腹泻时食欲往往不佳。家长应准备一些易消化、含水量丰富的食物,如粥或面条汤等。需避免油腻和辛辣食物,以免加重病情。如果是婴儿因乳糖不耐受而腹泻,可以暂时使用特殊的腹泻奶粉,它不含乳糖,且含有婴儿必需的营养成分,适合在腹泻时治疗和恢复期间使用。
那么,什么情况下需要给孩子打点滴呢?如果孩子能够自行通过饮食补充水分,并能正常口服药物,就不需要打点滴。但如果孩子反复呕吐、无法吸收水分和药物,就应及时就医,接受点滴治疗。
至于疫苗接种,婴幼儿在腹泻期间是不能接种疫苗的,特别是脊髓灰质炎糖丸的服用需要避开这个时期。
孩子肚子胀气或肠蠕动过于活跃时,家长可以适当地为孩子做顺时针腹部按摩,帮助孩子排出积气,缓解不适。
对于小儿腹泻,家长应保持冷静,密切观察孩子的病情。在用药、饮食、点滴和疫苗接种方面,要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进行决策。多给孩子安慰和关爱,帮助他们度过这段不适的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