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后回归职场,许多人带着疲惫和迷茫的表情走进办公室。地铁、公交,甚至公司里,不少人的脸上都挂着一种“节后综合症”的表情,仿佛长假过后,他们的心情并未随之轻松愉悦。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痛苦的表情?我们又该如何应对这种节后的情绪困扰呢?
在国庆中秋的超长假期结束后,人们本该带着满满的幸福感回到工作岗位,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是什么让人们的脸上失去了笑容,变得眉头紧锁、神情茫然呢?专家指出,存在四种状况易导致节后情绪不稳。
平时繁忙的工作让人们对假期充满了期待,希望能借此机会好好休息或游玩,但当假期结束时,往往发现现实并不如预期那般美好,从而产生郁闷情绪。放假期间的过度放松,使得人们在假期前后的状态难以协调,心理上产生落差。有些人将假期安排得过于紧凑,导致身心俱疲,节后自然难以恢复元气。节日期间生活的不规律,如睡眠时间过长或熬夜,使得生物钟紊乱,上班时缺乏精神。
节后的消极情绪和表情很容易影响到身边的同事,造成所谓的“表情暴力”。对于这种情况,我们不妨采取主动,用微笑来应对。遇到同事表情不佳时,我们可以试着问候一下,适时的讲个笑话,说点有趣的话题,打破僵局。如果还是不行,那就试着理解别人的苦衷,告诉自己这些表情并非针对自己,心情自然会舒坦很多。
如果你是容易出现节后表情暴力的人,那么应该多学习情绪控制,尽量不把生活中的情绪带到工作中。与此结交一些良师益友也是非常重要的。当他们发现你的情绪不稳时,他们会及时提醒你。自我鼓励也是关键,当发现自己出现表情暴力时,给自己一个积极的动作暗示,比如握拳加油或做V字手势,让自己迅速进入积极状态。
节后上班需要警惕“表情暴力”。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应该微笑面对,保持良好的心态。在即将收假的前一天,提早收心也是非常重要的。只有保持正常的心态,我们才能真正缓解节后综合症和表情暴力带来的困扰。让我们以积极的心态和灿烂的笑容迎接每一个工作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