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青少年对饮酒带来的身心健康损害缺乏足够的认识,导致饮酒现象愈发严重。这一现象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近期,零点研究咨询集团发布了一份关于中国青年饮酒行为的调查研究报告,揭示出青少年过度饮酒已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该报告基于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六个城市对18岁至30岁青年的调查,调查内容涵盖了饮酒行为、酒后驾车、孕妇和未成年人能否饮酒等方面。数据显示,我国青少年饮酒的平均年龄仅为11岁,且第一次醉酒的平均年龄也在这个区间内。更令人担忧的是,超过四成的青年人曾经喝多或喝醉过,偶尔醉酒的现象在青少年群体中呈上升趋势,且女孩受到的影响尤为严重。
令人遗憾的是,许多青年对于未成年人饮酒的危害缺乏足够的认知。近五成的青年人并未意识到饮酒会对未成年人的身体与大脑造成伤害,他们仅仅将未成年人饮酒视为一种容易引发冲动和分散注意力的行为。仅有少数青年认为未成年人饮酒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被允许。而对于那些认为未成年人在父母在场时可以喝酒的青年,更是对未成年人喝酒采取了一种较为宽容的态度。
研究发现,对于饮酒年龄较小的青少年,其家人鼓励和家庭饮酒环境是促使他们饮酒的主要原因。而对于年龄在12至17岁的青少年,遭受朋友间的劝酒压力以及害怕无法融入群体,成为他们频繁饮酒的关键原因。
专家指出,推迟年轻人初次饮酒的时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初次饮酒的年龄能够预示未来的饮酒频率以及可能出现的饮酒问题。年龄越小开始饮酒,对健康造成的影响越严重,成年后出现饮酒问题的风险也会越高。与21岁后开始饮酒相比,16岁前开始饮酒的青少年发生酒精相关问题的几率是前者的5倍。
为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我们需要从源头上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青少年对饮酒危害的认识。家长也需要加强对孩子的监管,禁止未成年人饮酒。由于未成年人的器官发育尚不成熟,饮酒对其身体的危害比对成人更为严重。青少年的肝细胞分化不完全,饮酒容易造成肝脾肿大,对肝功产生不良影响。禁酒需要从娃娃抓起,我们需要管住孩子的第一口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