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杂志在2月17日报道了一项重大发现,由德国和瑞士的科研团队联手揭示了免疫蛋白酶体的晶体结构。这一突破性的研究为我们理解并治疗一系列疾病提供了新的视角。
蛋白酶体是一种特殊的蛋白复合物,它的职责是将不再需要的蛋白质分解成小片段。这些片段随后与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I)受体结合。在我们的免疫系统中,这些被降解的蛋白质片段通常会被视为“异物”并予以清除。在多种癌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如风湿、Ⅰ型糖尿病以及多发性硬化症等情况下,这一过程的平衡被打破。通过调控免疫蛋白酶体的活动,我们可以重新建立这种平衡,为疾病治疗开辟新路径。
过去,我们主要依赖肽类似物来制造抑制剂,但这些药物在体内很容易被迅速分解,效果不尽如人意。为了开发出更有效的非肽类药物,对免疫蛋白酶体晶体结构的深入了解至关重要,特别是其结合位点的信息。
德国康斯坦茨大学的免疫学教授、瑞士图尔高生物技术研究所(BITg)主任马库斯·格林特瑞普以及慕尼黑工业大学(TUM)的化学教授迈克尔·格罗尔领导的研究团队,成功使老鼠的免疫蛋白酶体结晶,并利用瑞士保罗谢勒研究所(PSI)的瑞士同步辐射光源(SLS)的X射线技术,揭示了其晶体结构。这一成果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研究领域具有深远意义。
更令人振奋的是,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具有潜力的蛋白酶抑制剂——PR-957(ONX 0914)。这款抑制剂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专门针对免疫蛋白酶体,而不影响与免疫蛋白酶体具有相似氨基酸序列的组成型蛋白酶体。研究人员发现,这两种蛋白酶体在蛋氨酸周围的微小差异导致了它们功能的差异。这一发现为我们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使我们能够研发出专门抑制免疫蛋白酶体的新药物,而不影响其他类型的蛋白酶体。
格罗尔教授表示,“现在我们能够在原子水平上观察抑制剂是如何以及在哪里攻击这两种类型的蛋白酶体的。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它将帮助我们研发出更准确、更高效的抑制剂。”这项研究不仅为我们理解免疫系统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未来的药物研发开辟了新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