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微微健康网报道中,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的何传启研究员发布了备受瞩目的《中国现代化报告2012》。这份报告中的一部分内容——“何氏食谱”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热议。这个食谱详细列出了中国人每日应摄入的食物种类和数量,包括粮食、肉类、蔬菜、油、鸡蛋、鱼类、水果和奶等,被形象地称为“何氏食谱”。这一推荐食谱却遭到了来自哈佛大学的营养流行病博士宁毅的质疑。
宁毅指出,“何氏食谱”中的能量摄入建议值3300大卡远超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摄入量2100-2大卡,差距相当显著。若按照“何氏食谱”的吃法,国人短期内可能迅速增重。据宁毅计算,5年内,中国人肥胖人口可能翻倍,相关疾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病、高血压、高血脂的病例可能增加50%以上。
“何氏食谱”具体推荐如下:6两粮食、4两肉、6两蔬菜、1两油、1两鸡蛋、2两鱼、半斤水果和1斤奶。这一推荐立刻引发了营养专家们的争议。他们表示,该食谱中的能量和某些食物摄入严重超标,特别是油和肉的摄入量明显高于常规建议。
对比之下,卫生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的“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建议,每天摄入油最多为0.6两,肉类最多为1.5两。对此,网友们戏称“何氏食谱”为“增肥指南”。
宁毅博士强调,油摄入过多会大大增加肥胖的风险,而肥胖又与多种疾病如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有密切关系。他进一步指出,多吃肉,尤其是红肉,如猪肉、牛肉和羊肉等,也会导致饮食热量上升和胆固醇升高。他建议适当减少红肉的摄入,增加白肉,如鸡肉、鸭肉和鱼肉的摄入。
至于鸡蛋和奶类的摄入,宁毅表示,每天一个鸡蛋所含的胆固醇为200毫克,不会对健康构成威胁。而每天喝6两奶可以提供至少300毫克的钙,基本满足人体需要。
“何氏食谱”虽然引发了不少争议,但也反映了人们对于健康饮食的关注和追求。在追求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也需要关注如何吃得健康,如何在繁忙的生活中保持身体的健康状态。这不仅是科学家们需要研究的课题,也是每一个人应该关心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