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影视作品中,我们常常能够看到一种传统的自我介绍方式。两军交战之际,一方将领会大声通名,如“呔!某乃谁谁谁”,紧接着挑战对方,宣示自己的名号。这种自报名号的开场白充满了古典戏剧的韵味,如零陵上将邢道荣的“吾名,吓你一跳,我乃零陵上将邢道荣是也!”虽然这种方式在影视剧中十分流行,但在现实中却很少见。
在文学作品中,自报名号的方式也别具一格。以《三国演义》为例,关羽的出场自我介绍就颇具深意。当他第一次出现在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的战场上时,面对接连被华雄斩杀的将领和无人敢挑战华雄的局势,关羽挺身而出,自称“小将”,表达了他愿意斩华雄的决心。那时的关羽尚未扬名,只是作为弓马手身份出现,在众多大佬面前,他只能以“小将”自称。
随着故事的展开,关羽经历了许多惊心动魄的战役。当曹操东征徐州,刘备突围时,关羽因镇守下邳而未能及时逃脱,被曹操俘虏。曹操对关羽极为赏识,不仅赠予金银财宝和美女,还奏请朝廷封他为汉寿亭侯。关羽珍视这一爵位,他在寻找刘备的过程中,面对五关守将时,自称“汉寿亭侯关某”,可见他对这一身份的自豪。
除了自报名号外,《三国演义》中的关羽还有一个备受尊崇的称谓——“关公”。这是罗贯中对他特有的称呼,充满了敬意。在演义世界里,“公”这一称谓十分尊贵,很少有人能被作者如此称呼。这一称谓也反映了罗贯中对关羽的推崇和喜爱。
关于关羽的自我介绍,他并没有像“常山”、“燕人”那样自称“吾乃河东解良是也”。这或许与关羽早年的经历有关。他曾是逃犯,如果自报名号,可能会暴露自己的身份。在自我介绍时,关羽可能会避免提及自己的籍贯,以免被官府识别。这种自我隐晦的方式也反映了关羽谨慎、机智的性格特点。
无论是影视剧还是文学作品,关羽的形象都深入人心。他的自我介绍方式也各具特色,无论是自称“小将”还是使用官职“汉寿亭侯关某”,都展现了他的英勇和自信。而“关公”这一称谓更是彰显了他的尊贵地位和在人们心中的崇高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