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思想:
我国医疗纠纷频发,对患者法律援助体系的建立势在必行。全国政协委员赵平提出了相关建议,呼吁为医疗纠纷中的患者建立法律援助体系,让解决纠纷走上法律的道路。他强调了法院在处理医疗纠纷时应选医学专家作为陪审员的重要性。他也指出了医院暴力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包括法律弹性导致的赔偿问题以及公检法部门和医院对“麻烦病人”的回避现象。
医疗纠纷频发,患者的法律援助体系亟待建立。每当医院与患者之间发生纷争,患者往往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全国政协委员赵平为此疾呼,建议为医疗纠纷中的患者提供法律援助,让他们能够依法维权。
赵平指出,现行的法律体系在处理医疗纠纷时,存在着不小的弹性空间,这导致了不应赔偿的钱被赔偿,成为医院暴力的根源之一。在司法实践中,法院有时会偏向患者这一弱势群体,导致公检法部门和医院倾向于采取破财消灾的方式解决问题。这种现象不仅助长了医闹的风气,也让医患关系愈发紧张。
赵平曾在门诊亲眼目睹过病人被推脱的情景。患有疑难杂症或询问并发症的病人,常常会被医院推来推去。医生因为害怕沾“麻烦”,不敢接收这类病人。这种现状让赵平深感痛心,他认为最受伤的是病人。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赵平提出了建立患者法律援助体系的建议。他强调,法院在处理医疗纠纷时,应选医学专家作为陪审员。这些陪审员的专业知识将为公正审理案件提供重要支持。他也呼吁公检法部门意识到暴力伤医行为的严重性,不仅是伤害医务人员和医患关系,更是对病人的伤害。
赵平认为医疗行业不应成为社会矛盾的焦点。他建议加强法律援助体系的建设,为患者提供及时援助。他也呼吁患者了解并走法律程序,与医院发生纠纷时不再默默忍受或通过暴力解决。只有建立起完善的法律援助体系,才能真正解决医疗纠纷问题,恢复医患之间的信任与和谐。在此背景下,我们必须共同努力,为建立一个公正、公平的医疗环境而努力。
文章来源:北京晨报韩娜(略有删节)。更多相关新闻请阅读后续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