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民族的文明演进,在历史的波澜壮阔中,造就了一个独特的文化盛世,被近代史学大师陈寅恪称之为“天水一朝”。这一称呼并非偶然,而是深深根植于宋朝的历史与文化之中。
天水,是赵氏的郡望,象征着宋朝的皇族血统。《宋史》中记载,“天水,国之姓望也”,表明了宋朝皇族源自天水。陈寅恪等历史学家因此常以“天水一朝”指代“赵宋一朝”,形成了“赵宋一世,天水一朝”的说法。
在金兵南犯时期,金人封宋朝皇室为“天水郡王”、“天水郡公”,这一分封的依据,正是源于赵氏的郡望。而且,天水不仅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还是嬴秦的发源地。嬴赵二族皆源于古代的东夷族,在历史的长河中长期发展壮大,并迁徙分化为人夷、鸟夷、郁夷三大支。其中,鸟夷正是嬴姓、赵姓的先祖。历史上也有“秦赵一家”、“秦兄赵弟”的说法。
天水这个地名,背后蕴含着一段美丽的传说。它最初并非叫做天水,而是邽县或上邽县。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因一个“天河注水”的传说而得名。据说,在秦末汉初时期,由于长期的战争和干旱,天水地区陷入了困境。一天夜里,狂风呼啸、雷电交加,伴随着一声巨响,大地裂开一条大缝。天上的河水倾泻而下,注入裂缝中,形成了一湖。由于此湖水位稳定且水质纯净甘冽,人们认为它与天河相连,故名“天水湖”。后来,这个传说被汉武帝听闻,于是他在当地设立了一个郡,名为“天水郡”,从此得名天水,并沿用至今。
天水不仅是华夏文明和中华民族的重要发源地,也是众多历史名人的故乡。这里有着“羲皇故里”、“娲皇故里”、“轩辕故里”等美名。天水还保存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如国内唯一有塑像的天水伏羲庙、中国四大石窟之一的麦积山石窟等,均为国家级和省市级重点保护文物。这些文化遗产见证了天水的历史和文化底蕴,也展现了华夏文明的辉煌。
今天的天水,依然保留着浓厚的文化气息和历史底蕴。走在天水的街头巷尾,仿佛就能感受到那段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天水,是一个值得我们去探索、去品味的地方,也是一个能让我们感受到华夏文明魅力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