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如约而至,气温逐渐下降。在北方的一些地方,温度骤降至零下十几度,室内却因为暖气的供应而温暖如春。南方的朋友们却面临着截然不同的境遇,室温的寒冷让他们鼻涕直流。南方人在自嘲时提到,北方人取暖靠暖气,而我们取暖只能靠“抖”。
前不久,一则笑话在网上热传:“南方人说我们这里3度。山东人笑了,那是-3度。北京人笑了,那是-13度。内蒙古人笑了,那是-23度。南方人冷冷一笑,我说的是室内温度。”这虽然是一则笑话,却生动描绘了南方人在寒冷天气下的困境。而一些专家在面对南方严寒时提出:“南方居民已习惯湿冷气候,若突然增加集中供暖,可能导致身体不适。”这一“不适应论”引发了广泛讨论。
南方人感到无比委屈,他们纷纷表示,宁愿被“暖坏”也不愿被“冷死”。那么,南方到底该不该供应暖气呢?
对于这个问题,人们有着不同的看法。大学生们几乎一致强烈要求供应暖气。他们认为在冬天热水热得太慢,晚上需要抢热水,常常轮到自己时已经是深夜了。白领妹子们也强烈需要暖气,她们即使穿了多条裤子、多件衣服,仍然感到寒冷。抱着暖水袋也无法抵挡寒意,而且穿太多衣服行动不便,还影响了工作效率。
也有“保守派”表示反对供应暖气。他们认为天然气价格昂贵,加上暖气费会使生活费更加紧张。还有观点认为,南方最冷的日子只有几个星期,这几个星期完全可以靠开空调来应对。
但归根结底,大多数群众的心声是“该供应暖气”。但由于成本和能耗问题,南方人恐怕还得靠“抖”来抗寒。除此之外,还可以适当进行一些耐寒训练。比如,俄罗斯的幼儿园为了提高孩子的耐寒能力,会在冰天雪地里组织孩子们洗澡。对于南方的朋友们来说,拥有一个温暖的冬天目前还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
无论如何,我们都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应对寒冷。北方人可以充分利用暖气,南方人则可以通过添加保暖衣物、使用暖水袋、开空调等方式来抵御寒意。加强室内保温、减少热量损失也是非常重要的。希望每个人都能度过一个温暖的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