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延迟退休的那些事儿
听说最近中央出台了新的延迟退休方案,这是真的吗?这个方案究竟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是的,你没听错,国务院在2月21日的“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实施渐进式的延迟法定退休年龄。这意味着,未来的退休不再是简单的到了年龄就可以退休,而是逐渐推迟退休时间。那么,具体会延迟多久呢?有专家建议,从2018年开始,女性退休年龄每3年延迟1岁,男性退休年龄每6年延迟1岁,到2045年,男女退休年龄都将同步达到65岁。
那么,延迟退休方案达到多少年龄才可以退休呢?男满60周岁,女干部满55周岁,女工人满50周岁,女灵活就业人员满55周岁就可以退休。请注意,每个地区的退休年龄可能有所不同,所以具体的退休年龄还是要以官方公布的为准。
那么,为什么要有延迟退休这个政策呢?其实,这与我国的人口结构变化有关。近年来,我国的工作年龄人口数量开始下降,而老年人口比例却在不断上升。这就给我国的养老保障制度和劳动力市场带来了巨大压力。而延迟退休政策可以提高劳动力参与率,释放“日落奖金”,也就是通过提高劳动力的质量和效率来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
延迟退休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发展“第二次人口红利”。虽然近年来工作年龄人口下降,但由于劳动力参与率的反弹,我国的经济活动人口尚未下降,就业人数仍然存在。如果我们能进一步提高劳动力参与率和人力资本水平,就有可能充分发展“第二次人口红利”。
那么,退休工资是如何计算的呢?计算公式为基础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也就是说,你的退休工资是由多个因素决定的,包括你退休时的月平均工资、缴费工资、缴费年限等。
延迟退休是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提高劳动力参与率、释放“日落奖金”的重要措施。虽然延迟退休可能会给一些人带来一定的压力和挑战,但从长远来看,这有助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