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虚假中医广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揭示六大特点
在报纸、杂志的版面上,时常会出现一些中医医疗广告,它们大肆宣传“攻克难关”、“疗效最佳”、“”等字眼,引人瞩目。对于这些广告,我们不能轻易相信。最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结合多年来的监测数据,揭示了虚假违法中医医疗广告的六大特点。
这些特点包括:一是宣称能够治疗慢性顽固性疾病,如肿瘤、糖尿病、牛皮癣、白癜风、高血压、性病等;二是使用夸大性词汇或绝对性语言,如“攻克难关”、“治愈某病成现实”、“新突破”、“诊疗技术世界领先”等;三是宣传治愈率、有效率,或采取有奖销售的形式,承诺“无效退款”、“”;四是利用医药科研单位、学术机构、医疗机构或者专家、医生、患者的名义和形象作证明;五是以健康讲座、专家会诊等方式进行宣传,节目中公布机构具体地址及联系方式;六是以解放军、武警部队医疗机构名义发布广告。
为了防范这些虚假广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建立了中医医疗广告监测机制。据了解,该机制对部分报纸、杂志中刊登的中医医疗广告进行了系统监测。三年来,共监测到虚假违法中医医疗广告8201条(次),并将监测结果通报给各省(区、市)中医药管理部门和卫生监督部门。对发布虚假违法广告的医疗机构进行了查处,截至目前,共对医疗机构警告、批评教育及罚款408家(次),撤销中医《医疗广告审查证明》69家(次),停业整顿310家(次),吊销相关诊疗科目137家(次),取缔11家。
尽管有关部门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我们仍然不能掉以轻心。在电视和网络上,我们时常会遇到一些不顾消费者利益的广告。我们需要保持警惕,遇到这样的广告时要多留个心眼。我们要学会识别虚假广告的特点,以免上当受骗。我们也要支持有关部门的工作,共同打击虚假广告,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作为消费者,我们需要提高警惕,学会识别虚假广告。我们要相信科学、理性消费,不要被夸大的宣传所迷惑。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权益,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