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炎炎夏日持续肆虐,中暑的患者数量也在逐渐上升。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夏天中暑似乎并不可怕,只要及时休息和补充水分,一般都能恢复健康。我们需要警惕的是,中暑并非只是一件小事。
在杭州,一个年仅14岁的男孩因中暑而引发了急性肾衰竭。这个男孩名叫阳阳,他来到杭州度过暑假,帮助父母搬运货物。由于天气高温持续在40℃以上,为了省钱,他们一家三口挤在没开空调的出租房里。虽然阳阳的妈妈以为孩子只是普通的感冒发热,给他服用了退烧药,但病情却不断恶化,最终出现了抽搐等症状,紧急送往医院。
医生诊断后,发现阳阳的肌酐、尿酸、肌酸激酶指标偏高,确诊为急性肾衰竭。幸运的是,送医及时,经过抢救治疗后,阳阳得以住院休养一段时间即可出院。
医生谢祥成指出,高温天气下,人体大量出汗而未能及时补水,会导致身体严重脱水、血液极度浓稠以及肾脏血流减少,从而引发肾脏损伤。中暑后体内热量难以散发,集聚在脏器及肌肉组织,也会导致肾脏细胞受损。中暑引起的急性肾功能不全或肾衰竭是常见的并发症。
除了上述的病例,还有患者表现为发热、血白细胞升高,也有表现为肌酸激酶升高、恶心、呕吐等症状,这些容易被误认为是单纯的感染、胃肠炎、心肌炎等疾病。对于高温天气下的身体不适,我们需要保持警惕。
谢医生提醒大家,中暑损伤主要是由于体温过高对细胞的直接损伤作用,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或衰竭。由于严重脱水、心血管功能障碍和横纹肌溶解等,可能引发急性肾衰竭。高温天气下,如果出现尿色改变、排尿次数明显减少,并伴随腰部酸痛、心慌乏力、食欲下降、恶心呕吐等症状,尤其是中暑后出现恶心、呕吐、大量喝水后仍持续少尿等症状,尤其是出现酱油色尿,应立即到医院检查。
对于那些患有慢性心血管、肝、肾疾病和年老体弱的人群,谢医生建议不要从事高温作业。在高温环境中停留两三个小时后,应饮用含钾、镁和钙盐的饮料来降温补水。让我们提高警惕,保护好自己,度过一个健康的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