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夏大地,证书的分量举足轻重,贯穿于每个年龄阶段和各行各业。这一现象在音乐领域尤为显著,从出生的那一刻起,我们就踏入了不断考试的证书世界。这一现象在吉他这一乐器领域尤为独特。尽管古典吉他考级拥有较为严格的标准,但民谣吉他及电吉他的考级体系尚不够规范化和系统化。特别是电吉他的考级,在国内几乎处于空白状态,缺乏相应的标准。
今天,我们聚焦于民谣吉他的考级。民谣吉他作为近现代产物,其演奏方式时尚现代,以弹唱为主。等级考评亦是如此,主要分为一至十级。尽管有音乐协会组织的考评,但由于各地缺乏统一的考级标准,考级教材五花八门。有些地方依照音乐吉他协会的《考级标准教材》进行考评,有些地方则采用王鹰、马鸿的《民谣吉他考级标准教程》,还有些省份则使用自己编写的吉他考级教材。这种局面使得考级结果难以具备普遍的认可度。
无论考级的背景如何,其主要内容都可以分为乐曲弹唱及乐理两大部分。很多地方在六级以后还需要考核吉他即兴及原创等技能,这对吉他技术要求较高。我早年读过王鹰老师那一版的教材,虽然还算完善,但并不详尽。考级教材曲目相对简单,如果考级采用这一本教材,难度相对较低。例如,齐秦的《外面的世界》这首曲子在这版教材中就是八级曲目。
其实,对于吉他这种大众化的乐器,考级证书并非绝对必要。你的水平高低,更多地体现在你的吉他演奏和创作等综合表现上。对于那些非音乐学院科班出身、仅因喜欢吉他的人来说,考级或许并非首选。毕竟,吉他这一乐器的特性,使得我们更侧重于实际演奏的表现力。考级不仅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还需要投入一定的金钱。对于学院派的吉他专业学生,他们可以选择参加系统的考级,因为证书在我们的社会中仍然具有一定的价值。
希望本文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在这个吉他考级多样化的时代,我们更应该注重实际技能的提升,而非过度追求证书。毕竟,吉他的魅力在于演奏,在于创作,在于那份对音乐的热爱与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