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小学体育课已然跃升至“主课”的重要地位。每周的课时安排充分显示了这一点,更有条件的学校甚至每天开设一节体育课,确保体育与健康课程不被挤占,学生的校园体育活动得以充分保障。
提高学生体质水平,离不开体育活动的参与。教育部近期发布的《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强调,要完善体质健康管理评价考核体系,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学生们的健康水平。
接下来,让我们跟随新生家长们一起了解2021年小学体育测试项目及评分标准。
一、小学体育达标成绩概述
为让“小眼镜”“小胖墩”越来越少,小学体育达标的国家标准也在不断更新。现在的体育项目取消了立定跳远,取而代之的是一系列既有趣又富有挑战性的项目。一、二年级包括50米跑、坐位体前屈、1分钟跳绳;三年级开始增加1分钟仰卧起坐;五年级则加入50米×8往返跑。值得一提的是,体育总分增至120分,其中标准分100分,另外附加的20分与1分钟跳绳表现挂钩。更令人欣喜的是,评分标准中新增了肺活量和BMI指数(体重与身高的比例),这无疑是提醒家长们要关注孩子的饮食和运动习惯。
二、小学体育评分标准详解
从一年级到六年级,每个年级的体育测试项目和评分标准都有所不同。这些细致的评分标准旨在全面评估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无论是跑步、跳跃还是体能测试,都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值得一提的是,附加的20分是对表现突出的孩子的鼓励,这也进一步激发了孩子们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
体育运动是改变身体素质的最快方式。低年龄段的孩子通过运动,不仅能提高身体素质,更能培养信心和不畏困难的精神。这种精神必将伴随他们一生,成为最宝贵的财富。家长们一定要重视孩子的体育教育,让孩子们在运动中茁壮成长。
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本文旨在为大家提供关于小学体育的信息和评分标准,希望能帮助到每一位家长和孩子。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孩子们打造一个更加健康、充满活力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