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化工职业学院刚刚签署了混合所有制办学协议,标志着山东公办高职整校混改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而在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山东海事职业学院,早已是山东高职混改的先锋,自创建之初即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已经走出了一条成功的道路。
这所学院的办学历史近十年,如今正准备升格为本科院校。位于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校园已经颇具规模,随着北校区的建成,占地800多亩的校园基本成型。政策研究室主任郭素森见证了学院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他提到:“山东高职混合所有制的就从这片土地上开始的。”
山东海事职业学院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可以追溯到2016年,但学院实际上从建校之初就具有混合所有制的基因。在设立之初,潍坊市明确提出入股混合所有制办学。此后,山东省第一所混合制高职专科院校诞生,市出资拥有1%的股份并担任董事和独立董事。
学院的发展离不开混合所有制带来的动力。院长王敬良介绍,投入的少量资金如同定海神针,为学院吸引了超过10亿的社会资本。在随后的发展中,学院的产权逐渐明晰,多元办学的机制也日益完善。目前学校的混合所有制已开始在新设的二级学院试点,并已经建立了数个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和中外合作项目实训中心。企业带来的不仅仅是资本,更重要的是师资、课程和文化融合。企业的专业老师为学院带来了新兴技术和知识,尤其是实践课程方面的经验。例如航空学院的专家教师马静来自合作企业北京通行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她是新中国第一代飞机乘务长,如今是学院空中乘务专业的教学带头人。企业还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建设先进的实训设施。
山东海事职业学院的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不仅为学校带来了发展动力,还为全国提供了经验。学校正努力解决办学的公益性与企业对利益诉求的关系,同时积极现代法人治理机制,实现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随着新学期的开始,学校正迎来新的挑战和机遇。展望未来,山东海事职业学院将继续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注入更多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