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名著改编的影视作品中,《平凡的世界》无疑是一部备受关注的作品。与众多改编作品一样,它也面临着观众们的热议与批评。
对于原著的解读与再现,是这部作品面临的一大挑战。王全安的《白鹿原》因二度创作时的用力过猛而引发争议,郑晓龙的《红高粱》则因过度娱乐化而失去原著的韵味。而《平凡的世界》的问题则更多地来自于原著的时代背景与现代观众之间的落差。毛卫宁导演对此有着深刻的理解,并试图在影像中还原那个时代的真实面貌。
任何创作都难以完全满足所有观众的期待。有观众对剧中的旁白提出了质疑,认为大段的旁白与影像叙事之间存在离间感。毛卫宁导演对此的解释是,这些旁白是为了唤起观众的回忆。确实,旁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观众更好地进入故事情境,但在网络时代的大背景下,观众对于文艺作品的期待已经越来越高,需要更加生动、鲜活的表达方式。
除了旁白,演员的表演也是观众关注的焦点。有人认为王雷和袁弘塑造的农民形象过于健康,不符合忍饥挨饿的农民气质。从历史背景出发,这部作品的故事发生在“文革”接近尾声的时期,饥荒岁月已经翻篇,虽然农民的生活依然艰辛,但并没有到达电影《一九四二》中的绝望境地。
王雷在剧中的表演可圈可点。他塑造的孙少安一角生动饱满,让人看到了他的实力与潜力。与陈宝国在《老农民》中的表演相比,王雷的演绎同样具有。两者在角色塑造上有诸多相似之处,如性格上的倔脾气,事业上的坚韧不拔,以及情感遭遇的波折等。
相对于被莫言许可并改编的娱乐大众化的电视剧《红高粱》,《平凡的世界》更显严肃与严谨。毛卫宁导演对路遥以及故事中的那个时代的敬畏之情溢于言表。他试图站在路遥的肩膀上,完成一段疼痛岁月的影像补白。对于这样的创作态度,我们应该给予更多的理解与包容。
《平凡的世界》是一部充满诚意与努力的作品。尽管它在改编过程中面临诸多挑战与争议,但导演与演员们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让我们给这部作品一条生路,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类作品会越来越多,也会越来越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