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北京报道,9月7日至8日,清华大学迎来了崭新的“零字班”本科新生,共计3800余名。这一数字背后,隐藏着丰富的故事和令人瞩目的数据。
据了解,在今年的新生中,内地学生占据了大部分,共计3500余人。在这些学生中,理工类考生以62.2%的比例占据主导地位。文史类考生、艺术类考生以及来自高考综合改革省份的考生也占有一定的比例。值得一提的是,通过强基计划,清华大学录取了939名优秀新生。除此之外,还有来自全球49个国家的国际学生300余人。
这些新生来自全国1100多所中学,他们的背景丰富多彩。来自西部地区省份的学生约占26.6%,农村及贫困地区生源占到了令人瞩目的20.2%,而少数民族考生则占到了9.7%。这一数据展现了清华大学的多元性和包容性,也体现了其对教育公平的重视。
在新生中,还有几位特殊的成员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在报到当天,来自大庆实验中学的张嘉胤等10名新生迎来了自己的18岁生日。更令人惊讶的是,年龄最小的新生邓梅子文尚未满15周岁。她来自安徽省亳州一中,通过安徽省提前批(定向)被自动化专业录取。
值得一提的是,新生中还有三对双胞胎,他们同样优秀,双双选择了心仪的专业。这些双胞胎的加入,为清华大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不仅如此,今年全国31个省份的理科前10名中,七成被清华大学录取。在多个省份,尤其是招生计划较多的省份,清华大学的理科录取分数线稳居全国高校之首。其文科专业同样受到考生青睐,在全国30个省份文科统招录取分数线均居全国之首。这一数据充分证明了清华大学的学术实力和吸引力。
清华大学供图显示,这些新生将在这里开启新的征程,他们的未来充满了无限的可能。他们的故事将在清华大学继续书写,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他们的努力、坚持和追求。
最后要说的是,流产网在此祝愿所有新生能够在清华大学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实现自己的梦想和目标。也希望大家能够从这些数据和故事中受到启发,勇往直前,追求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