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和国家语委最近发布了关于我国语言文字事业在2017年的发展状况。报告显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普及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全民阅读率也显著上升,这标志着我国已经初步确立了一个“大语言文字工作”的格局,其特点为高站位、全覆盖、广动员和深合作。
教育部语用司、语信司的司长田立新详细介绍了2017年的工作成果。随着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攻坚工程的启动,县域普通话的普及状况调查和达标验收得到了深入推进。在27个省(区、市)的2193个县域完成了田野调查,普通话推广被纳入脱贫攻坚,并且普通话普及率被纳入地方扶贫工作绩效考核,有力地推动了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进程。
农村青壮年、农村教师和少数民族教师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训也取得了显著成效,参加培训的人数比上年增长近4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水平测试的人数也在持续增长。在2017年,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的人数达到了666.54万,参加汉字应用水平测试和少数民族汉语水平等级考试的人数也在稳步上升,各项测试成绩逐年提高。
田立新强调:“强国必须强语,强语助力强国。扶贫先扶智,扶智先通语。”作为扶贫攻坚的一个重要切入点,语言扶贫攻坚战已经全面展开。普通话的推广在扶贫工作中不仅有着重要的经济意义,更有着不可忽视的政治意义。
在汉语国际教育方面,全球新增的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也反映了我国语言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在不断提升。孔子学院总部在全球设立的汉语水平考试考点和各类汉语考试考生人数的增长,更是彰显了汉语的全球影响力。
田立新表示,未来,我国将继续全面落实《国家语言文字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坚持普及抓短板、服务抓能力、治理抓机制、保障抓党建。努力提升语言文字信息化水平和服务能力,为建设语言强国做出更大的贡献。
流产网为大家提供的信息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我国语言文字事业的发展离不开每一个人的努力和支持,让我们共同为建设语言强国而努力。文章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