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既是人类愿望的投影,亦是动物世界的神秘现象。自古以来,人们对于梦境的从未停止。而动物也会做梦,这一发现更加增添了这一话题的神秘色彩。为了揭开动物做梦背后的奥秘,科学家们不断尝试,追寻答案。
在法国,生理学家波希尔·诺夫通过一项有趣的实验发现,猫也会做梦。他用手术的方法阻断了猫大脑中名为“脑桥”的部位,观察到猫在梦中会表现出与白天经历相关的行为。这只猫在熟睡中突然醒来,四处张望,仿佛在寻找食物,或是在躲避假想之敌。这一切的行为,都仿佛在告诉我们,猫在梦中重温了白天的经历。
而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科学家马修·威尔逊通过对老鼠的研究,揭示了它们梦中的世界。他训练实验鼠在圆形轨道上奔跑,并发现老鼠在梦中眼睛快速转动时,其脑中的神经细胞活动与白天经历的事件紧密相关。甚至能够描绘出老鼠梦到了跑道的何处。这种发现让我们不禁想象,动物的梦境或许就像一部内心的电影,重播着它们白天的经历。
是否所有的动物都会做梦呢?我们通过观察发现,不同的动物在睡眠时的生理反应各不相同。青蛙在睡着的时候只有慢波曲线,没有“脑电图快波”和“快速动眼”期,所以可以确定蛙是不会做梦的。而乌龟有极短的做梦时间,只占睡眠时间的2%。大部分爬行动物不会做梦;鸟类会做梦,但大多数时间短暂;大部分哺乳动物如猫、狗、马等家畜,以及大象、老鼠等都会做梦。
那么,为什么动物需要做梦呢?科学家推测,动物做梦时重温白天的活动是为了巩固记忆。就像我们学习新知识后需要复习一样,梦境或许是大脑对白天经历的事件进行整理、巩固和记忆的重要方式。对于人类来说,睡眠中的大脑在学习和整理信息,而梦境则是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当我们剥夺动物的睡眠时,它们可能会因为缺乏这一学习过程而遭受损害。
动物做梦的奥秘正逐渐被科学家们揭开。虽然我们还不能完全理解其背后的机制,但每一次的研究和发现都让我们离真相更近一步。或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能够完全理解动物梦境的世界,揭示出更多的自然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