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光辉的2022年6月9日,QS世界大学排行榜隆重揭晓,一场内地大学间的巅峰对决结果出炉。北京大学力压群雄,超越清华大学成为内地大学的领头羊。这一跃升尤为引人注目,而背后的故事更是令人深思。
回想去年,清华大学还在第17名的位置上徘徊,如今已跃升至第14名,而北京大学也从第18名的位置攀升至第12名。这样的进步,无疑是对高校师生辛勤付出的最好回馈。而在这次榜单中,一个特殊的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前段时间宣布退出各大高校排行榜的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兰州大学表现如何?
让我们聚焦一下这次QS排名的评价标准。学术声誉占据40%,这是基于15万学者的调查问卷反馈得出的结果。而其他标准如单位教员论文引文数、师生比例、国际教师比例和国际学生比例等也各有影响。尤其是国际教师比例这一指标,成为北京大学超越清华大学的关键。而在这一领域,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和同济大学等校的表现都超过了北京大学。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清华大学的国际教师比例仍然较低,主要以国内教授为主。这一现象或许为清华的未来留下一些悬念和思考。
接着来看南京大学的表现。南京大学宣布退出高校排行榜后,人们对其表现格外关注。其短板在于雇主声誉和国际学生占比等方面。尽管如此,南京大学的排名并未受到太大影响,依然稳坐内地高校的第7把交椅。而兰州大学在国际教师比例和雇主声誉上的劣势使其排名受到影响,位列第46名可能低估了其实际实力。对于中国人民大学而言,其在人文社科领域的卓越地位与排名存在一定的差异。这次排名中,其国际化指标相对较弱,但作为我国人文社科类的翘楚,其综合实力不容小觑。
对于即将步入考场的学子们来说,这些排名或许只是参考之一。真正指挥棒是投档线的排行榜,那才是决定未来的关键。至于这些数据背后的真实情况如何,还需我们以官方信息为准。此次讨论仅为流产网提供的一些观点和信息,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关于高校排名的议题还有很多值得的地方,期待下一次的排名更新能带来更多的惊喜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