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生活常识 >

浙江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浙江大学光电科

  • 生活常识
  • 2025-04-07 19:00
  • 来源:www.dataiw.cn
  • 生活常识

中新网杭州报道,1月21日,浙江大学的一科研团队在“飞秒激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其成果被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科学》收录。这一成就不仅标志着我国在超快激光技术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更为新一代显示和存储技术指明了方向。

被誉为“最快的刀”、“最准的尺”和“最亮的光”的激光,自20世纪80年代起就引起了科学家的极大兴趣。特别是飞秒激光,以其超快、超强和超宽频谱的特性,成为了科研的热点。这种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机理极为复杂,连许多科研人员都对其捉摸不透。

浙江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的邱建荣教授团队,经过长期深入研究,发现了飞秒激光诱导的空间选择性微纳分相和离子交换规律。他们成功开拓了飞秒激光三维极端制造新技术,在无色透明的玻璃材料内部实现了带隙可控的三维半导体纳米晶结构。这一突破,为新一代显示和存储技术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邱建荣团队不仅在国际上率先实现了这一技术的突破,更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成功在玻璃内部实现了组分可调的钙钛矿纳米晶。这意味着,“在一瞬间”就能实现结构和性能的精准操控,为未来的光存储技术打开了崭新的大门。

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包括浙江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博士生孙轲、之江实验室的PI谭德志以及上海理工大学的研究员方心远。通讯作者为谭德志和邱建荣。

谭德志表示,与现有的磁存储设备相比,光存储具有功耗小、容量大且寿命长的优势。预期的光存储寿命可达到几百万年之久,这将为未来的信息技术带来革命性的变革。此项研究的一个应用方向是三维、四维甚至更多维度的光储存,预示着未来我们可能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光存储时代。

这一重大成果不仅展现了我国科研团队在飞秒激光领域的深厚实力,更为未来的显示和存储技术提供了新的方向。让我们共同期待这一技术在未来的更多突破和应用。(完)

消息来源:中国新闻网。

本文内容至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对科研团队的努力和成果给予充分的肯定和好评,共同为我国的科技进步加油助力。

下一篇:没有了

吃药打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