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南校区的苦楝广场上,一场别开生面的端午节文化体验活动于6月2日下午热烈展开。该校副校长赵敏娟亲自参加活动并致辞,全体师生共同沉浸在这场以“粽叶飘香迎端午·民族文化我传承”为主题的盛大节日中。
赵敏娟副校长在致辞中强调了端午节的文化育人功能,她希望全体师生在新时代新发展阶段,能够大力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她勉励大家永葆爱国初心情怀,积极投身“乡村振兴”伟大实践,做知农爱农、强农兴农的时代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入青春热血。
人文学院硕士生导师卫丽女士向师生们详细宣讲了端午节的来历、起源、地方性特征习俗以及所蕴藏的文化内涵。身着汉服的她,通过梳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价值观念,追思优秀历史人物,结合古老的传统与现代文化,让师生们深刻理解了端午节的意义。
作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端午节是中华民族两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活动现场,师生们身着汉服,体验汉服文化之美;他们穿针引线,制作香囊,享受劳动的乐趣;大学生书画爱好者与老师现场挥毫泼墨,寄寓祝福,表达爱国爱校爱家情怀。
师生们还在艾叶彩绳赠送区,系上象征五方五行的端午五色丝线,手执来自学眉县实验站种植的艾草,祈愿安康。整个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文化底蕴浓厚,深受师生欢迎。
本次活动的特色在于,所采用的粽叶选自学校小西湖的芦苇叶,扎带来自小南山的马蔺,糯米和对口扶贫县城固的粮食,红枣则来自革命圣地延安。后勤大厨师傅们手把手向师生传授包粽子技巧,一时间,粽叶在师生手指间翻飞,红枣糯米粽子堆满了桌台。
端午节不仅是中国传统节日,更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场活动不仅丰富了师生的节日文化生活,还增强了他们的中国自信,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在校园里绽放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文章完)来源于中国日报网。在此祝愿大家通过这场活动,对中华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