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剧本如同一个千变万化的模型,展现出各式各样的形式、结构和创意蓝图。以桌子为例,这个简单物件能变化出无穷的可能性:一张桌面加上四条腿,可以变成方桌子、长桌子、圆桌子等。这些不同的形态,虽然各具特色,但都遵循着一种基本的模板,那就是桌子的基本结构和设计。
电影剧本也是如此,有着其固定的结构和规律。一部标准的电影剧本大约包含120页,或者说大约两小时的剧情。每一页都代表着银幕上的一分钟。这种规则是电影行业的基石,为编剧们提供了一个明确的指导。
第一幕或者称之为开端,是剧本的建置阶段。这个阶段大约占据30页,需要确立故事的主要人物、背景和情境。这个阶段的重要性在于,它需要在短短的十页内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让他们对故事产生兴趣。以《唐人街》为例,第一页就向我们介绍了杰克·吉蒂斯这个不拘小节的私人侦探,而在第五页,我们看到了雇佣他的墨尔雷太太,故事的主要冲突也因此浮出水面。
紧接着的第一幕结尾处会有一个情节点,这个事件会改变故事的方向。在《唐人街》中,当真正的墨尔雷太太出现并威胁要提起诉讼时,故事就此产生了转折,引发了后续对抗的部分。
第二幕或者称之为对抗部分,是剧本的主体部分,大约占据60页的时间。这个阶段充满了冲突和对抗,是主角为了实现目标而与其他势力进行斗争的过程。在《唐人街》中,杰克·尼科尔森为了查相而面临的障碍和冲突构成了故事的主线。
第三幕或者称之为结局部分,大约占据30页。这个阶段是故事的收尾阶段,主角的命运、成功与否都将在这个阶段揭晓。在《唐人街》中,杰克·尼科尔森最终能否查相,揭露背后的真相和凶手,构成了故事的结局部分。
所有的电影剧本都遵循着这个基本的线性结构:开端、对抗和结局。每一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功能和作用,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在电影创作中,编剧们通过设定主角的需求和目标,为其设置障碍以产生冲突,再通过不断的冲突和解决来推动故事的发展,最终揭示真相或解决主要矛盾,达到戏剧性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