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分享一个高考故事,今天带来的是关于陈智发的励志故事。
陈智发,一位广东少年,2005年的高考路上,他以693分的成绩进入了人们的视线。这位少年并未满足于现状,他决定复读,向着更高的目标进发。经过一年的努力,他取得了惊人的900分,成为广东省的状元,成功进入清华大学。
进入高三后,陈智发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他时常想起老师的话:别省或者其他地方的学生,勤奋程度可能是我们的十倍。他意识到,他想要打破自己的局限,就必须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尽管学校有数年没有出过北大清华的学生,但他坚信自己有能力打破这个局面。
学习过程中,他也曾遇到过挫折。即使他保持在全年级前十名,仍然对自己无法继续超越自己感到沮丧。他感到自己有着很大的进步空间,但却无法达到自己的期望。这时,他回想起老师关于手表秒针的故事,让他意识到,每天只需要完成一个小目标,就能轻松面对学习。于是,他放下清华北大的目标,将视线转向浙江大学。
高考时他只取得了693分,未能进入浙江大学,只进了一所农业大学。这是他高考路上的最大挫折,让他感到被抛弃。他知道必须找出失败的原因,才能重新站起来。他意识到自己的失败源于目标过低。经过心理调适,他找回了努力的力量。他开始补习语文,提高自己的基础。
8月初,陈智发来到开侨中学开始复读。在这里,他的语文老师的教学风格让他找到了新的学习方法。他不再为考试而学习,而是真正爱上了阅读和写作。在开侨中学的学习经历让他对语文产生了深厚的热爱。
从693分到900分,陈智发的努力证明了只要坚持不懈,就能实现自己的目标。他的故事告诉我们,每天完成自己的小目标,不断前进,我们都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这个故事来自于网络,是真实人物的经历。希望通过这个故事传递正能量,鼓励更多的学弟学妹们勇往直前,不断追求自己的梦想。如果有任何侵权之处,请及时告知我们会尽快修改或删除。希望这个故事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激发大家追求自己梦想的勇气和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