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高血压患者的数量不断攀升,降压药物的种类也愈发繁多。目前,常用的降压药物可大致分为五种类型。中国高血压联盟副主席、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中心副主任兼高血压研究室主任孙宁玲教授在接受《生命时报》记者采访时,深入剖析了中国人高血压的特点,并了哪些降压药物更适合我们的国情。
孙宁玲教授指出,中国人高血压的特点有三个显著的特征。由于饮食习惯中高盐摄入的问题,我们的血容量普遍较大,导致高血压患者对盐的敏感度更高。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每人每日食盐摄入量不超过6克,然而在北方,人们每天的盐摄入量却高达12至18克,南方则大约为7至8克。在中国,高达六成的患者属于“盐敏感性高血压”,这意味着摄入过多的盐会导致血压明显上升。针对这一情况,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尤为重要。
中国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波动较大。研究发现,即使两组人群的平均血压相同,血压波动较大的那组人在血管、心脏和肾脏方面的损害更为严重。我们不仅要降低血压,更要让血压保持平稳。
我国脑卒中的发生率较高,且呈现出北方高于南方的特点。在西藏和黑龙江等地,脑卒中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江浙一带。
孙宁玲教授表示,根据临床研究和药物特性,长效拮抗剂是治疗盐敏感性高血压的首选药物。这种药物起效温和、药效持久,能有效改善血压的波动性,并确实能够预防脑卒中的发生。基于这些优点,即将更新的《中国高血压指南》中,已将长效钙拮抗剂列为首选推荐的降压药物。对于那些单独使用一种药物效果不理想的患者,可以考虑将钙拮抗剂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联合使用,以提高治疗效果。
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和研究的深入,我们期待更多适合中国人体质的高血压药物问世,为广大的高血压患者带来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