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热议的“最贵中医”张悟本,如今遭遇媒体与公众的强烈质疑。曾经被誉为“神医”的他,如今却被冠以“骗子”的称号,风波不断。
关于他的出身背景、丰富的履历、学历真伪,以及他所倡导的食疗理论,无一不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甚至他的涨价也被归咎于自身的手法。在卫生局和工商局的突击检查下,悟本堂也未能幸免于难。
仔细审视媒体所揭露的“罪状”,张悟本并不至于被冠以“罪大恶极”的称号。他的困境或许更多是因为个人的行为方式:过于高调、言语不慎、赚钱手段过于张扬,这些行为触动了公众的敏感点。
深入张悟本的理论,其实并非都是全新的观点。他的理论大多源于中医的通用理念,只是他用自己的方式,通俗地进行了阐述。对于他的绿豆和长治病说,从西医角度看,可能觉得中医的理论有时候很“玄”,缺乏科学论证,但实际效果却是能治愈疾病,甚至对于一些西医认为无药可治的病症也有显著效果。
我们并非要为张悟本喊冤,对于他的功过是非,需要客观冷静地评判,而非盲目跟风。他在弘扬中医理论和倡导食疗养生方面,确实做出了贡献。对于所谓的“大师”头衔和履历,我们不必过于纠结。传统中医并没有固定的科班出身模式,更多的是父传子、师传徒的口传心授。中医药大学的培养方式未必能培养出真正的中医大师。
张悟本的医术未必高超,却赢得了不少老百姓的支持。批判他个人并没有关系,重要的是我们不能打击了人们对中医养生的热情。特别是在中医日渐式微、濒危失传的当下,任何对中医的推广都是珍贵的火种。
在此,媒体应当宽容地看待张悟本的事件,深入背后的真相,而非盲目跟风批判。中医业界更应该抛却成见,积极支持和推广食疗养生的理念,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受益于中医的精髓。毕竟,在追求健康的道路上,无论中西,都值得我们去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