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生活常识 >

药物性肝损伤已成常见肝病原因

  • 生活常识
  • 2025-03-29 08:14
  • 来源:www.dataiw.cn
  • 生活常识

在国际肝病学会(IASL)副主席、中华医学会肝病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友谊医院肝病研究中心主任贾继东教授的引领下,一场关于药物性肝损伤的重要论坛于上海市召开。这次名为“2012中美肝脏疾病转化医学暨药物性肝损伤国际论坛”的活动,旨在提高全球对药物性肝损伤的认识与警觉。

在论坛上,贾继东教授疾呼:公众需提高对药物性肝损伤的认知,应加强药品上市前后的监测工作,学术界应积极开展药物性肝损伤的研究,药品研发企业则需在研发阶段及药品上市后持续关注药物性肝损伤的潜在风险。他的这些呼吁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基于对药物性肝损伤严峻现状的深刻洞察。

据来自美国的报告显示,消炎镇痛类药物的广泛应用已经导致药物性肝损伤成为急性肝功能衰竭的首要原因。在我国,药物引起的肝损伤已成为常见的肝病病因。值得注意的是,药品在上市前的临床研究过程中,由于参与研究的患者人数有限且经过严格筛选,药物的肝脏毒性问题往往难以被发现。而药品上市后,有成千上万的患者开始使用,由于患者的基础疾病状况各异,药物性肝损伤的风险可能因此加大。

贾继东教授特别强调,长期服药的患者应提高警惕,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当发现转氨酶、总胆红素等指标不明原因升高时,患者应关注自己的药物使用史或毒物接触史。因为这可能是药物性肝损伤的重要信号。

此次论坛由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分会、NIH(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和GlobalMD(全球医生组织)联合主办,吸引了全球范围内的医生和学者参与。论坛的召开无疑将推动全球范围内对药物性肝损伤的认知与研究,为预防和治疗药物性肝损伤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药物性肝损伤作为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球的关注。我们期待在各方共同努力下,能够减少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生,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下一篇:没有了

吃药打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