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生活常识 >

药店卖暴利药利润达600% 与医院价格共进退

  • 生活常识
  • 2025-03-28 23:32
  • 来源:www.dataiw.cn
  • 生活常识

药品价格背后的秘密:经销商留回扣空间与药店的高利润

近期,湖南的“暴利药”事件引发广泛关注。芦笋片出厂价仅为15.5元,但医院零售价高达213元,利润超过一千三成。而这种批发价低、零售价畸高的现象并非只存在于医院。据羊城晚报的独家爆料,药店中的暴利药品同样普遍存在。

蔡先生是潮州一家小药店的老板,他近期遇到了一件令人头疼的事。年初,他的母亲因住院需要使用脑血管扩张药长春西汀注射液,但在潮州市中心医院购买时价格高达每支近四十元。抱着药店价格可能更便宜的想法,蔡先生前往附近的药店咨询,却发现药店只有规格为每支五毫升的该药品,标价更是高达近百元。面对这一情况,蔡先生选择尝试寻找药品经销商以降低进货价格。经销商彭某透露了真相,长春西汀注射液为独家剂型且有代理商把控,同时向他推荐了另一剂型的药品并透露其报价极低。他还告诉蔡先生若零售价达到几十块甚至百元以内便可在药店售卖时,可以预见利润空间巨大,在百分之四百到六百之间。这也正是众多药店出售高价药品的直接原因。实际上类似案例远不止于此。对于某些药物而言,进货价格并不高却仍有大量的零售空间被药品销售行业占用。例如克拉霉素胶囊和多潘立酮片这两种药物,它们的进货价极低但零售价却远超进货价数倍甚至数十倍之多。这种现象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利益链?为何药品价格如此混乱?这些问题的答案涉及到药品生产、经销、零售等多个环节的利益博弈和监管漏洞。在监管不到位的情况下,八成药品实行的市场调节价成了虚高价格的保护伞。这些药品价格背后的秘密需要相关部门深入调查并加强监管力度才能真正揭示出来并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这不仅需要药品行业的自我约束和自律管理还需要部门的严格监管和社会公众的关注与监督共同推动问题的解决。

下一篇:没有了

吃药打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