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日之夜,万江的保安周先生在结束一天繁忙的工作后,在附近一家士多购入了一瓶可乐,未曾料到,这瓶可乐竟让他遭遇了意外的身体危机。
当晚八时,周先生带着这瓶可乐回到宿舍,享受起了短暂的休息时间。一口气喝下了近四分之一瓶的他,很快便感到身上痒意难耐。他并未对此产生警觉,不久又拿起可乐一口气喝到底。不久后他的腹部、后背和四肢开始显现红点,面部和嘴唇更是红肿得吓人。周先生的同事描述说,那晚的他看起来几乎“面目全非”,宛如猪头一般。
面对突如其来的状况,周先生惊恐万分。他迅速照过镜子后冲出房门,同事们的帮助下前往社区卫生站。医生初步观察后认为情况严重,为他进行了点滴治疗。当晚23时许,周先生的面部开始消肿,然而前胸、后背和四肢的症状依然没有好转的迹象。凌晨时分,周先生被紧急转诊到万江医院。经过医生的仔细检查,判断他的症状表现为疑似因饮用假可乐导致的问题。
得知自己可能喝了问题可乐后,周先生和同事来到购买可乐的士多要求赔偿。然而店主坚称自己的店铺经营多年,从未有饮料致人过敏的情况,拒绝赔偿。周的同事随即报警处理此事。在市卫生局的电话介入下,陈老板担心事态扩大,最终在报警回执上签字答应私了,赔偿了周先生500元的医药费。
昨日午后,周先生的一名同事再次来到这家士多店,打算购买与问题可乐相同批次的可乐以进行检验。然而当他付账后提出这一要求时,陈老板却予以阻止。为了证明可乐没有问题,陈老板甚至当场打开一瓶开始饮用。这场纠缠不下的情景中,周先生的同事最终只能放弃检验计划,留下可乐离开。目前,除了四肢余肿和胸口闷塞之外,周先生的身体状况已基本恢复稳定。这一事件为公众敲响了警钟,引发了关于食品安全和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的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