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下社会,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服用维生素类营养补充剂来维护健康,特别是降低心血管病的风险。在由中国科协、中华医学会、中国关爱协会等权威机构共同主办的女性健康高峰论坛上,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的刘梅林教授等专家提醒,维生素类营养补充剂并非万能,使用不当可能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刘梅林教授指出,营养补充剂主要包括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旨在补充人体日常摄入不足的营养。这些补充剂并非适用于所有人,使用不当可能会适得其反。例如,β-胡萝卜素摄入人体后能转化为维生素A,对夜盲症和皮肤问题有所改善。对于吸烟者来说,尤其是那些大量吸烟或曾经吸烟的人群,过量补充β-胡萝卜素可能会增加某种健康风险。
鱼油因其被认为能降低心血管病发生率而备受瞩目。过去针对爱基斯摩人的研究似乎支持这一观点。最近《美国医学会杂志》发表的一项系统性回顾分析却指出,鱼油并不能降低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包括心肌梗死和卒中等。这一结论的提出,可能是由于鱼油制剂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鱼油放置过久可能会因氧化而失去效果。
刘教授还强调,对于人工合成的维生素类营养补充剂,人们应该更加谨慎。虽然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摄入富含维生素E的食物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但并无证据表明人工合成的维生素E也能产生同样的效果。医学界对于使用人工合成的维生素E营养补充剂持谨慎态度。
本届女性健康论坛以“女性健康心无忧”为主题,旨在提高女性对自身健康的关注,传递正确的健康知识。刘教授的发言为广大女性及关注健康的人群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信息,提醒大家在选择和使用营养补充剂时,需要更加谨慎和理性。在追求健康的道路上,我们应该根据科学的证据和医生的建议,合理选择适合自己的健康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