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11月8日发布了第42期《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重点提醒医务人员和患者关注吡格列酮可能带来的风险。作为一种针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药物,吡格列酮自上世纪末在美国和日本上市后,于2004年获得我国进口许可。当前,国内已有超过20家制药企业投入生产,其剂型包括片剂、胶囊剂以及二甲双胍复方制剂,市面上常见的商品名有艾可拓、瑞彤、艾汀、卡司平等。
随着动物实验及上市后的研究逐渐深入,发现吡格列酮可能轻微增加罹患膀胱癌的风险。对此,美国和法国迅速启动了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吡格列酮的使用可能与膀胱癌发生风险的轻微上升有关,特别是在长期使用或累积剂量较高的患者中,风险更为显著。针对这一问题,美国、欧盟和日本等国家或地区已经开始或正在修订吡格列酮的产品说明书,特别增加了关于膀胱癌风险的警示信息。我国药监部门也高度重视,积极开展吡格列酮的安全性监测和评估工作。
国家药监局建议医生在为患者制定糖尿病治疗方案时,应定期评估吡格列酮的治疗效益,确保治疗方案合理且安全。对于患有膀胱癌或具有膀胱癌病史的患者,应避免使用吡格列酮。对于需要使用吡格列酮的患者,应尽可能使用较低剂量。对于长期或高剂量使用吡格列酮的患者,应进行定期的检查。如果在用药过程中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据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数据库统计,截至2011年8月底,共检索到与吡格列酮相关的病例报告573例,不良反应表现共计720例次。尽管目前尚未发现膀胱癌病例报告,但药监部门仍然提醒广大患者和医务人员保持警惕,注意药物可能带来的风险。也呼吁制药企业继续开展相关研究,不断完善药品安全信息,确保公众用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