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寇莉苹)——我区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急救体系建设,致力于在自治区人民医院建立自治区紧急救援中心。这一重要举措标志着,我们即将见证区、市、县、乡四级急救网络的全线贯通。
1月19日,从自治区卫生厅传来消息,医疗救治半径将大幅度缩短,最短将缩至1公里。这一创新性的急救网络布局,旨在以更快速、更高效的急救响应,保障每一位患者的生命安全。
自治区紧急救援中心的建立,坚守“就近、就专业、就病人自愿”的原则,实施统一指挥和调度。这个中心的建筑面积将达到3000平方米以上,人员编制数超过60个,配备的救援车不少于20辆。它不仅将协助银川市紧急救援中心进行银川市区的院前急救,承担大型活动的医疗卫生保障任务,还将引领全区城乡急救体系的建设,规范并指挥调度其他五市的紧急救援中心院前急救工作。
紧接着,五市将各自建立独立的市级紧急救援中心,配备的救援车不少于15辆。将在各市选择综合实力较强的二级综合医院建成市急救分站,救援车辆至少5辆;在各县(市、区)选择县级综合医院建成县急救分站;并在各乡镇卫生院设立急救点,至少配备1辆救援车。
这一急救网络体系的建成,将使得急救服务更为便捷。市急救分站将接受自治区级紧急救援中心的调度,服务半径缩短到3~5公里。而县急救分站的服务半径将缩短至1~3公里,极大地提高了救援效率,为病患赢得了更多的救治时间。
这一创新举措充分体现了我区对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关注和重视,为构建更加完善的急救体系,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我们坚信,随着这一急救网络的不断完善和扩展,我区在应对各类突发医疗事件时,将能够更加迅速、有效地进行救治,为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