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卫生部发布了一项重要通知——《手术安全核查制度》。这一制度的出台,旨在确保手术过程的安全与患者的权益。通知明确指出,手术安全核查是由具备执业资质的手术医师、医师和手术室护士三方共同参与,形成强大的核查团队,严格把控手术的每一个环节。
在手术的关键时刻,如实施前、手术开始前以及患者离开手术室前,核查团队将共同进行详尽的身份和手术内容的核查。在实施前,团队需按照规定的流程,依次核对患者的身份(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等共14项内容,确保患者的身份信息和手术方案准确无误。他们还需对手术部位进行标识和确认,确保手术操作在正确的部位进行。核查团队还将检查患者的皮肤状况、静脉通道建立情况等重要细节。
随着手术的进行,在手术开始前,三方需再次共同核查患者身份、手术方式及手术部位的标识,并对手术的风险进行预警和确认。这一步骤确保了手术团队对手术方案有清晰的认识,并做好了相应的风险应对准备。
当手术结束,患者即将离开手术室之际,核查团队将进行最后一项核查。他们不仅再次确认患者的身份、实际手术方式、术中用药和输血情况,还将清点手术用品,确保无遗漏。他们还会检查患者的皮肤状况、动静脉通路和引流管,确保患者状况良好。核查团队还需确认患者的去向,确保患者能够安全地转移到后续的治疗区域。
为了确保核查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手术安全核查制度》要求手术医师或医师主持整个核查过程,三方共同参与并逐项填写《手术安全核查表》。每一步核查无误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操作。这不仅是对医疗流程的规范,更是对患者生命安全的高度负责。这一制度的实施,无疑将为手术安全保驾护航,为广大患者带来更加安心、放心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