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纽约的临床诊断标准,骶髂关节被精细地划分为五个等级,以X线变作为分类依据。让我们一一揭开它们神秘的面纱:
0级代表着正常的骶髂关节状态。而Ⅰ级则表明关节可能存在某种微妙的变化,需要我们密切注意。
当来到Ⅱ级,我们可以发现一些局限性的骨腐蚀或骨硬化现象,但关节间隙仍然保持原样,没有任何变化。这一级别的异常虽然初步显现,但仍然处于可控制的范围内。
Ⅲ级的骶髂关节已经呈现出中度不正常的状态,骨腐蚀与硬化现象明显,关节间隙也开始发生变化。这是我们需要注意和警惕的级别。
至于Ⅳ级,那就更为严重了。骶髂关节已经强直,几乎失去了原有的功能。
对于强直性脊直性脊椎炎的患者,诊断标准则更为严格。除了上述的骶髂关节分级,还需要满足其他几个条件:腰椎前俯、后伸、侧弯受限;胸腰或腰椎出现症状或疼痛;第四肋间隙水平只有或少于2.5cm。这类患者还可能出现脊椎炎的Ⅲ~Ⅳ级双侧骶髂关节炎,以及其他一些症状如轻度贫血、血沉增加快以及HLA-B27抗原阳性等。
在脊柱的早期变化中,我们常见到的是骨质疏松症。随着疾病的进展,附件会逐渐模糊,软骨下骨硬化、脊柱矫直、脊柱竹节样变化等现象也会相继出现。这些变化都是我们需要密切关注的,因为它们可能预示着脊柱健康的恶化。对于这一系列的病理变化,我们必须保持警惕,及时采取治疗措施,防止疾病的进一步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