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斑癣,又被称为汗斑,是一种浅表真菌病,其背后的罪魁祸首是马拉色菌。这种菌钟爱感染人体表皮角质层,尤其偏爱胸部、背部、面部和颈部这些皮脂腺丰富的区域。这些区域的皮肤损伤往往会成对出现,或者分散在多个部位,损伤的大小不一。皮疹的边界清晰,颜色可能是浅红色、浅棕色,甚至灰黑色,表面还会覆盖一层薄薄的糠鳞。当炎症消退后,受损的皮肤可能会留下色素减退的痕迹。
这种皮肤病并非偶然发生,它的出现与一些特定的触发因素息息相关。长时间使用糖皮质激素、身体存在慢性感染以及免疫力低下等情况,都为马拉色菌的繁殖提供了温床。当这些条件满足时,花斑癣就可能被诱发。
诊断花斑癣并不困难,通过真菌镜检查,我们可以观察到鳞片和短簇香肠菌丝或成簇圆形芽孢子。一旦确诊,治疗便紧随其后。治疗的主要手段是外用抗真菌药物,具体的用药方案应当在皮肤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对于面积较小的情况,可以使用酮康唑进行洗浴,并涂抹酮康唑乳膏或硫代硫酸钠。如果病情较为严重,面积广泛且顽固,那么可能需要口服伊曲康唑(牛奶送服)或其他抗真菌药物。
值得注意的是,花斑癣具有遗传易感性,患者容易复发。为了预防复发,日常可坚持使用酮康唑进行洗浴。花斑癣是一种常见的真菌感染性皮肤病,患者应当及时就诊,遵照医生的诊断进行治疗,以期迅速控制病情,恢复皮肤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