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膀胱炎:一种常见的泌尿系统感染
急性膀胱炎是一种由于非特异性细菌感染导致的膀胱壁急性炎症性疾病,这是泌尿系统常见的疾病之一。它以其急性发作的特点,伴随着强烈的膀胱刺激和轻微的全身反应为表现。膀胱本身具有一系列防御机制,包括尿液的抗菌作用、膀胱粘膜的抗菌屏障、尿液的机械冲洗作用,以及膀胱颈括约肌和尿道外括约肌的阻菌作用。细菌能否在膀胱内繁殖则取决于膀胱粘膜的防御能力、细菌的数量和毒性,以及下尿路排出的通畅程度。
这种感染的致病菌主要是革兰阴性杆菌,其中大肠埃希杆菌是最常见的。铜绿假单胞菌、产气荚膜梭菌以及变形杆菌等也可能引发感染。虽然革兰阳性球菌(如金葡萄牙和链球菌)较为少见,但也可能出现混合感染的情况。
感染的主要途径是向上感染,即通过尿道进入膀胱。向下感染、通过血液、淋巴或邻近组织感染的情况则较为罕见。这种疾病的发生常常让患者经历痛苦和不便,因此需要及时的诊断和治疗。
对于急性膀胱炎的治疗,通常采用抗生素来消灭细菌,并辅以缓解症状的药物。在治疗过程中,患者还需要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以帮助冲洗膀胱和尿道,缓解膀胱刺激症状。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再次感染也是非常重要的。了解这些知识,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预防和治疗急性膀胱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