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肝硬化患者的静脉曲张发展及其预测因素
在肝硬化进程中,每年有大约8%的患静脉曲张的发展速度。对于那些在内镜筛查之初并无静脉曲张的患者,一项强有力的预测因素是他们的肝静脉压力梯度(HVPG)是否超过关键的阈值——即大于10mmHg。即使患者目前静脉曲张较小,也存在每年约8%的速度发展成大静脉曲张的风险。
失代偿期肝硬化(Child B/C),尤其是酒精性肝硬化,以及红征阳性(表现为类似鞭痕的纵向曲张静脉表面,扩张静脉)等因素,都与静脉曲张的进展密切相关。对于这类患者,每年有5%-15%的几率出现静脉曲张出血。出血风险与曲张静脉的大小直接相关,大静脉曲张患者的年出血风险最高,达到约每年约发生出血的风险达15%。其他影响出血风险的预测因素还包括肝硬化的失代偿(Child B/C)以及内镜下观察到的红色条纹征。值得注意的是,当肝静脉压力梯度超过20mmHg时,在入院的第一周内发生早期再出血的风险增加至最大。这类患者的死亡率在一年内也显著上升。而那些未接受治疗的病人中,约有60%会出现迟发性再出血,这种情况大多发生在出血后的1-2年内。对于肝硬化患者来说,早期发现和干预静脉曲张是至关重要的。了解这些预测因素有助于医生为患者制定更为精准的治疗方案,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