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生活常识 >

重症肌无力的临床特征及分型

  • 生活常识
  • 2025-02-24 12:05
  • 来源:www.dataiw.cn
  • 生活常识

重症肌无力: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深入理解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核心病理机制在于肌肉接头突触后膜乙酰胆碱受体受损,从而导致肌肉无力。其特点在于,患者会感到骨骼肌病态的疲劳感,且在早晨和傍晚时症状尤为明显。经过一天的活动后,肌肉无力感在下午或晚上会显著加重,而早晨起床或休息后,症状则会得到缓解。这意味着,持续肌肉收缩会导致严重无力甚至瘫痪,但适当的休息能减轻这些症状。患者应避免过度运动,进行轻度至中度活动为宜。

重症肌无力的影响并不局限于某一部位,而是全身性的。首先受累的往往是脑神经为主的肌肉。受影响的肌肉通常从一组开始,然后逐渐扩大范围。复视、斜视、上眼睑下垂以及眼球运动受限等眼部症状常常是首发表现。这些通常表现为一侧或双外侧肌麻痹,但瞳孔括约肌不受影响。

除了眼部肌肉,面部肌肉和口咽肌肉也会出现疲劳症状。患者可能表现出表情淡漠、面带苦笑、咀嚼无力、饮水呛咳、吞咽困难等。说话时的鼻音、发音障碍等也是常见症状。颈部肌肉也会受到影响,如颈部的柔软、抬头困难、颈部转动困难以及耸肩无力等,常常涉及到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四肢肌肉的受累表现为抬臂、梳头、上下楼梯等动作困难,但感觉并不受影响。

当呼吸机受累时,患者可能出现咳嗽无力甚至呼吸困难,这是重症肌无力的危象,也是致死的主要原因。

在临床分型上,重症肌无力主要分为成年型和儿童型。成年型中,眼肌型约占15%~20%,病变局限于眼外肌,表现为上睑下垂和复视。轻度全身型约占30%,可累及眼、面、四肢肌肉,生活可自理,无明显咽喉肌受累。中度全身型约占25%,四肢肌群明显受累,除眼外肌麻痹外,咽喉肌无力症状明显。急性重型约占15%,为急性起病,常在几周内累及多部位肌肉,死亡率较高。晚发重型约占10%,病程超过2年,常由其他类型发展而来,症状严重,预后较差。儿童型重症肌无力约占我国重症肌无力的10%,大多数病例仅限于眼外肌麻痹。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病程波动大、隐藏不显的疾病,缓解与复发交替发生。晚期患者即使休息后也无法完全恢复。大多数病例可持续数年甚至数十年,通过药物维持治疗,少数病例可自行缓解。

【本文由大连盛康复医院杨桂花提交】

吃药打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