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生活常识 >

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病原因 血小板减少症的中成药疗法

  • 生活常识
  • 2025-02-10 09:08
  • 来源:www.dataiw.cn
  • 生活常识

血小板减少症,一种属于中医学“血证”范畴的病症,涉及多部位出血,如齿衄、鼻衄和肌衄等。中医治疗此病症时,注重对症与对因相结合的治疗方式。

当患者出现鼻衄、齿衄、肌衄、皮肤紫斑,伴随血尿或便血、高热、烦渴,苔黄腻,脉滑数等典型血热妄行症状时,治疗应选用具有清热凉血止血功效的药物。其中,犀角地黄丸是首选,它由犀角粉、生地黄、芍药、牡丹皮、侧柏炭、大黄炭等中药组成,每次口服蜜丸两丸,每日两次。十灰散也是一味有效的凉血止血药物,由大蓟炭、小蓟炭等多种炭类药组成,每次口服6~9克,每日两次。

另一方面,如果患者表现出五心烦热、面赤、少寐盗汗、口干、舌质红、脉细数等阴虚火旺症状时,治疗应选择滋阴清热、凉血止血的药物。黄芩凉血膏由黄芩和生地黄组成,每次口服30克,每日两次。维血宁冲剂也是一款有效的清热凉血并补血活血的药物,每次口服20克,每日两次。

对于机体多部位出血伴随声低、少气、倦怠乏力、心悸自汗等气不摄血症状的患者,应选用人参归脾丸。此药物由人参、白术等多种中药组成,具有益气健脾、补血摄血的功效,每次口服一丸(9克),每日两次。八珍丸也是一款补气益血的药物,用法同上。

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还可以尝试服用由花生衣制成的宁血糖浆来促进血小板的再生。这种糖浆不仅可以改善血小板数量不足的状况,还能有效缓解出血症状,为患者的康复之路提供有力支持。

吃药打胎